-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陶瓷乐器的传承及发展
陶瓷乐器的传承和发展
摘要:陶瓷乐器是用特殊的材料和独到的技艺来制作的。它的音域比较广,并且在音色上
清纯优美,是其他乐器不能相比的。陶瓷乐器伴随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在我国古代陶瓷史和音乐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在我国音乐发展史上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直到现在,陶瓷乐器仍然在音乐领域中独领风骚,发挥其独特的魅力。本文通过阐述陶瓷乐器在我国的历史发展,来表明陶瓷乐器在我国音乐领域的重要地位,以促进陶瓷乐器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陶瓷乐器 音乐 景德镇 传承发展
陶瓷乐器在中国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象征着中国古代文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陶瓷的英语翻译为china,和中国英文翻译相同。由此可见,陶瓷代表着中国,与中国历史一样悠久。在当今时代,不仅作为一种民族古典乐???发展,同时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宣扬和发展。说道陶瓷,一个象征性的城市——景德镇,在景德镇就有一个专业的瓷乐坊——十七女子瓷乐坊,她们有瓷瓯、瓷磬、瓷笛、瓷箫、瓷埙、瓷管钟、瓷编钟、瓷腰鼓、瓷唢呐、瓷胡琴等11个品种的乐器。她们将现代制瓷工艺与音乐艺术完美结合,很好的传承和发展了陶瓷乐器。
陶瓷乐器的产生和发展史
谈到陶瓷乐器必须要说到陶瓷,陶器是人工合成材料而制成的器物。从陶瓷产生的最初阶段开始,它的作用就不仅限观赏,除了欣赏之外还有一定的实用性。陶瓷乐器是伴随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发展,最终服务于人们日常生活,不管是用于巫术法术还是娱乐上。陶瓷乐器的发展历史也是时代历史。
1.1陶瓷乐器的起源——原始社会
陶瓷乐器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一种乐器的产生是与当时生产力水平息息相关的。在最初陶瓷乐器以打击乐为主,后来又出现了吹奏的陶瓷乐器。像在新石器时代开始出现的陶埙,到了新时代的晚期又出现了陶铃、陶铙、陶鼓。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制作陶器的技艺上有了革新,以前用来发号施令、巫术法器等用途的原始陶瓷乐器开始从人们的生活中脱离出来。逐渐的成为为人们精神生活提供服务的乐器。这是陶瓷乐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变。[1]而关于陶瓷乐器的流传主要在诗词和史书以及文物出土中。通过现有的文字考证,在春秋时代,陶瓷乐器就已经广为流传。在西安半坡遗址和甘肃仰韶文化一直中有出土过陶铃。新时期时代的晚期出现的陶铙,在陕西长安县课省庄有出土。在甘肃兰州市永登县河桥镇乐山坪, 曾出土过七件彩陶鼓,后来在青海省新时期时代遗址和县阳山也出图了两件彩陶鼓。
1.2夏商周时代陶瓷乐器的发展
在夏商周时代,陶瓷乐器发展的最明显的是陶埙的音孔数量在不断增多。比如商代河南县琉璃阁殷商墓出土的陶埙已经有五个音孔,表明了当时制作陶乐器的水平已经趋于成熟。而在春秋末年,随着周王室的日益衰败,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从而将王室的音乐文化和制陶技艺也流传到民间,为陶瓷乐器的制作和创新同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主要体现在,有许多陶瓷乐器开始仿造青铜礼器的造型。碧土浙江兴县战国大型贵族墓出土了将近50件仿青铜器的原始瓷乐器。[3]
1.3秦汉时代陶瓷乐器的发展
秦代最出名的莫过于秦陵兵马俑,由此可见秦代当时的制陶工艺可以说是非常高超,进而促使秦代的陶乐器也有了更大的发展,出现了打击类乐器。而汉代的陶瓷,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创新。后汉时期更得到普遍发展,为以后陶瓷乐器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1.4唐宋明清时代陶瓷乐器的发展
唐代的制作陶瓷的规模和工艺上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出现了很多有名的陶瓷产区。
如越窑、邢窑出产的瓷瓯胎质坚密,敲击时声音清朗悦耳。在《乐府杂录》有记载到,在唐代的中期,大兴县的音律丞相郭道源是个懂音律的高手,非常擅长击瓯。由此可见在唐代比较流行击就比较流行击瓯了。瓯就是瓷碗,在演奏的时候把12 个大小相同的碗装上不同量的水, 从而就能敲击出不同的声音。而且击厩的人不仅要懂音律,还要有很强的耳聪力。因为只有胎质坚密的瓷碗, 声音才能清朗悦耳, 而经验丰富的人一上手, 就能听觉到瓷瓯的声质效果。宋代开始, 瓷器进人了它的繁盛时期, 而陶瓷乐器也得到了发展和进步, 瓷乐的品种也得以开拓。到明代就出现了瓷箫, 制作瓷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光造型要求准确, 音质也要纯正, 有时候从几百根里面也挑不出一两根好的成品。但是瓷箫的音色却悠扬婉转,美妙无比。在明代也盛行击瓯,用的不是瓷碗而是水盏子。水盏子是一种用于品茶的小碗。造型特点是敞口、斜腹、小圈足。明代景德镇御窑烧造的白釉小盏质量最好, 而且效果比唐代的瓷碗效果更好[5]。
1.4近现代陶瓷乐器的发展
陶瓷乐器发展到今天,以其精美的制作、高技术含量、齐全的品种,成为音乐领域重要发展和传承的对象。从演奏方式上看可以分为三类:打击、吹奏和弹拨。打击类有瓷瓯、瓷铃、瓷鼓、瓷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