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10课北宋的政治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doc

第6课-10课北宋的政治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课-10课北宋的政治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七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整理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同步练习题 姓名__________ 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元昊 C.忽必烈 D.赵匡胤 2.《宋史·太祖本纪》记载:“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呼万岁。”这段史料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澶渊之盟 B.郾城之战 C.靖难之役 D.陈桥驿兵变 3.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①将兵权收归中央 ②派文官任知州 ③设节度使 ④派转运使把地方财政大部分收缴中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宋代在各州郡设置通判,通判有权向朝廷直接奏报。宋朝统治者的这种做法(  ) A.削弱了地方割据的军事基础 B.加强了地方行政长官的权力 C.削弱了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行政控制 5.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致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  ) A.重农抑商 B.重文轻武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 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7.一位学者评论他所处的朝代,认为当时地方州郡之所以 “日就困弱”,是因为朝廷把各州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政刑一切收了。”该学者所处的朝代是(  ) A.秦朝 B.西汉 C.宋朝 D.唐朝 8.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危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的评价,正确的是(  ) ①形成重文轻武局面 ②加强中央对军权的控制 ③造成官僚机构膨胀 ④阻碍科举制和文化教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清朝学者赵翼写诗说:“千秋疑案陈桥驿,一著黄袍便罢兵。”该诗讲的是哪位皇帝(  ) A.秦始皇 B.汉高祖 C.宋太祖 D.元世祖 10.中国文化中包含着众多的历史元素,《百家姓》是中国人熟知的一部关于姓氏的著作,开篇即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部著作最早可能出现在(  ) A.唐 B.明 C.汉 D.宋 11.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是(  ) A.分化事权,分割宰相权利 B.废除丞相,权归三司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废除丞相,设中书省 12.宋真宗准备让文武双全且长相俊朗的陈尧咨陪辽使射弓(射箭),并允诺授予他高级武官。陈尧咨请示其母亲后,其母杖责之:“你们父子均以文章立朝为名臣,你现在竟为了厚禄,使家族蒙受羞辱,忍心吗?”这反映出宋朝(  ) A.孝亲观念浓厚 B.重文轻武传统 C.颜值备受推崇 D.选官注重才学 13.宋政府规定,各州郡的财赋,除自留一小部分外,其余运往京师开封或其它指定地点,由中央掌管。这一措施的政治作用是(  ) A.保证京师的财政供应 B.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 C.防止农民起义 D.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因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普曰:“陛下之言及此,天地神人之福也。唐季(末)以来,战衅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1)“太祖”指何人?其“得天下”是在哪一年? (2)根据材料指出“兵革不息”的原因是什么? ? ?(3)针对“普”的建议,太祖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15.材料一: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