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料教学需要三种分析力.PDF
教学研讨
史料教学需要三种分析力
◎ 徐继宽 江苏省苏州市黄埭中学
历史新课改以来,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命题评 两则史料中扩展东西疆域的时间差异,被部分学生
测,都重视史料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但在教学实践 曲解为《淮南子》贬抑秦始皇。实际上题干中没有
中,往往侧重史料的解读与阐释,缺少规范的史学 出现能够说明《淮南子》对秦始皇持贬抑立场的有
研究研方法指导和系统的史学理论。2015年江苏卷 效史料,故依据论从史出的原则,A项并不正确。
第2题的出现,引发了不少热议和关注,该题如下: 要想分析《淮南子》对秦始皇持何种立场,我们需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 要深入秦亡汉兴的历史背景下洞察《淮南子》的成
但西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 书动机,西汉初期“过秦”思潮与黄老思想盛行,
济于流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 出于现实政治需要,淮南王刘安及其宾客编撰《淮
之地,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C) 南子》时,对秦始皇暴政和法家治国理念持批判立场,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目的在于反思秦之得失给西汉朝廷历史借鉴。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史料教学中分析史料立场要避免三个误区:第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一,要避免滥用阶级史观统领一切的思维,倘若一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味用划分阶级属性的方法搜集史料,用阶级斗争的
面对此题,学生从解题视角遭遇史学理论缺 观点分析史料,我们就难以在开阔的史学视野下认
失的困扰,专家从命题视角展现史学方法的巧妙立 识错综复杂而又多姿多彩的人性和史事,给先秦时
意,而教师则应从教研视角收获史料教学的思考启 代的诸子百家划定阶级成分,与给邓小平时代的农
示,在史料立场、史料真伪、史实考证三方面重视 村体制改革划定阶级属性同样不可取,我们应运用
学生史料分析力的培养。 多元史观客观评论历史;第二,要避免教材观点高
于一切的思维,许多传统观点固然可作为评判是非
一、分析史料需要由表及里的洞察力 的标准,但立场各异的新史料将给史学研究带来新
史料是过去的人们留下的可供我们还原、阐释 视野;第三,要避免先有立场再找史料的思维,立
和反思历史的各种材料,其形成过程不可避免地蕴 场不同的史料既可以是教材的注脚,也可以是创新
含当事人观察处理问题的态度,特别是政治史、思 意识的源泉。
想史领域的史料,总是鲜明或隐晦地体现当事人的
立场。分析史料的立场,需要我们透过史料表象深 二、运用史料论述需要去伪存真的鉴别力
入历史内部,洞察史料作者的行为动机,从而更清 去伪存真是史料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历史教
晰地认识和解释历史。 师的基本素养。“去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
学生往往从表面分析江苏卷第2题中的史料立 的“去伪”指史实辨伪,即对史料所载史事进行考
场,即秦琅邪石刻是站在秦始皇立场歌功颂德,《淮 证。狭义的“去伪”指史料辨伪,即鉴别出人为故
南子》是西汉学者站在第三方立场评判更客观公正, 意模仿当时实情制造的假史料,或扭曲当时实情捏
* 本文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课题“基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历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G说课课件文档.ppt VIP
- 动词不定式的用法-三个和尚.pptx VIP
- 湖州师范学院2021-2022学年第1学期《高等数学(上)》期末考试试卷(A卷)及标准答案.pdf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24年度课题指南.docx VIP
-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培训.pptx VIP
- 幼儿园小班社会活动课件《我的家》.pptx VIP
- 初中英语《Unit1Willpeoplehaverobots》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pdf
- 202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2.pptx VIP
- GBT3098[GBT309812010,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pdf
- 景观设计基础教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