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3讲 Word版含答案
必修二 第一单元 第23讲
一、选择题
1.(2016·惠州4月模拟)通过古代“丝绸之路”运往世界各地的中国瓷器种类繁多,形式多样,适合不同阶层人们使用;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等高产作物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中国,在中国各地广泛种植。材料主要验证了丝绸之路在( A )
A.社会史观下人民生活更加丰富B.近代化史观下中国社会日益进步
C.整体史观下世界联系日益密切D.文明史观下不同文明间激烈碰撞
[解析] 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在丝绸之路的影响下中国与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突出了社会史观下人们生活更加丰富,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虽然提到了通过丝绸之路各地之间加强了联系,但强调的重点并不在于各地联系的加强,而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各种文明之间的激烈碰撞,故D项错误。
2.(2016·菏泽5月模拟)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六钱,免赴京当班。至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规定一律纳银,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不许私自赴京当班。材料反映出明朝中期以后( C )
A.出现“计工受值”的雇佣关系B.私营手工业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C.纳银代役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D.商业繁荣使纳银代役成为主流
[解析] 材料中体现的是明代出现“纳银代役”没有反应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仅是各地至京的轮班匠,没有关于私营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因各地至京的轮班匠逃役者多,乃令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九钱,北匠六钱,免赴京当班”说明这一政策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C项正确;纳银代役有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不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纳银代役的出现,D项表述因果倒置,故D项错误。
3.(2016·广安二诊)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价格 地区 价格 江苏 米谷每石1.5~1.6两白银 山西(部分地区) 米每石1.5~2两白银 湖广 米每石1.4~2两白银 山东(兖州、泰安) 米每石1.4~1.8两白银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D )
A.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B.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
C.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D.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
[解析] 表格中的数据只是表明当时的南北方粮价基本接近,并无南北方粮食产量的数据对比,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逐渐趋向平衡,宋代之后经济重心完全由北方转移到南方,故B项错误;表格中涉及的只是当时南北方的粮价数据对比,表格中缺乏粮食之外其他商品进入市场的相关数据,所以不能得出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的结论,故C项错误;由于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加快了南北方之间的粮食流通,从而使南北方粮价趋向平衡,故D项正确。
4.(2016·德阳二诊)春秋初年,郑桓公迁都新郑时,因得大商人的资助而与之订立盟约。双方约定: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这个盟约的签订( C )
A.导致工商食官制度的瓦解B.表明重商政策的实施
C.体现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D.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
[解析] 题干中提到的盟约并不是工商食官制度瓦解的原因,故A项错误;题干中“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并不能说明其就是重视商业发展,故B项错误;题干中“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说明商人经营自主性增强,故C项正确;题干中“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的经营”并不能推动阶级结构的剧变,故D项错误。
5.(2016·桂林、百色、崇左、来宾、贺州模拟)明太祖“初立国即下令,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麻亩征八两,木棉亩四两。栽桑以四年起科。又种桑,出绢一匹。不种麻及木棉,出麻布、棉布各一匹”。明太祖这一规定客观上( A )
A.有利于促进商业的发展 B.说明当时的农业税繁重
C.推动了剩余劳动力转移 D.阻碍了传统农业的进步
[解析] 明太祖的这一规定,使农户不得不从事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桑、麻的大量种植,使更多的剩余产品被投入了市场,增加了商品的数量,同时又使手工业获得了丰富的原料,使更多的手工业产品被制造了出来并投入市场,加速了商业的发展。故选A项。材料中只是提到对桑、麻、木棉的征税,难以体现农业税繁重,排除B项;C项与材料信息关系不大;D项与史实不符。
6.(2016·贺州4月模拟)清代,广东成为严重缺粮省份。雍正时有人说,广东“即丰收而乞籴于(广)西省犹不下一二百万石”;乾隆后,广东尚有进口洋米。这一情况的发生表明当时广东( C )
A.自然灾害较为严重 B.赋役改革成效不大
C.商品经济发展迅速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2017届)政治总复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新人教必修4(课件).ppt
- 高考(2017届)政治总复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一课时)(课件).ppt
- 高考(2017届)政治总复习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第一课时)(课件).ppt
- 高考(2017届)政治总复习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新人教必修4(课件).ppt
- 高考(2017届)政治总复习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课件).ppt
- 高考(2017届)政治总复习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课件).ppt
- 高考(2017届)政治总复习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课件).ppt
- 高等数学(高教版)第三章线性方程组第一节.ppt
- 高考(2017届)政治总复习体味文化(课件).ppt
- 高考(2017届)政治总复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课件).ppt
- 高考(2017届)政治总复习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ppt
-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45讲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2讲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 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31讲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历史(人教版)大一轮复习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27讲 Word版含答案.doc
- 高考化学复习-课件-金属的腐蚀和防护.ppt
- 高考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总复习课件.ppt
-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章 第4节《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高考复习:全国卷第41题解题策略 - 副本.doc
- 高考成语真题汇编.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