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简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安全法简介

 《食品安全法》简介    全国畜牧总站、中国饲料工业协会 北京华思联认证中心 李燕松 一、食品安全隐患 (一)危害种类 1.化学性危害因素   天然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毒素,抗营养因子(棉酚、抗胰蛋白酶、异硫氰酸酯)等霉菌毒素、农药,药物饲料添加剂残留,禁用药物,重金属,亚硝酸盐等 2.微生物危害因素 致病菌、条件致病菌、病毒、真菌及其毒素、寄生虫等。如大肠杆菌、单增李斯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肉毒梭状芽苞杆菌、寄生虫 3.物理危害因素 加工中带入的碎石,玻璃等 食源性疾病发生 食源性疾病是非常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据报道,美国每年有7 600万食源性疾病患者,导  致32.5万人住院,5 000人死亡;英国每年有237  万食源性疾病病人,占英国人口的1/3。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据卫生部历年食物  中毒统计资料,自1985年到2003年,群发性食源  性疾病共发生26 894起,发病人数722 322人,据WHO估计,实际发生的数字可能为300-350倍。 二、食品安全立法 国际食品安全立法的观点 危险性分析理论应用 从农场到餐桌的全程管理 强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自律及对保证食品安全的责任:企业实施GMP、HACCP,加强自身管理措施,自愿召回产品,溯源等。 食品安全法起草背景 存在的问题(国务院法制办) 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违法生产假冒伪劣食品; 执法部门不严格执法,重审批,轻监管; 食品标准体系不科学,不完善; 检验检测不规范,分散设置; 监管体制不顺,趋利推责。 食品安全法起草背景 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法工委) 标准不统一,不科学,不完善; 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 违法成本不高; 食品检验机构混乱; 食品安全信息不规范; 多头管理,职能交叉,权责不明,行政成本大。 食品安全法起草过程 2004至2007,历时3年多,由修改《食品卫生法》到制定《食品安全法》。 1、调查研究:5次立法调研,数十次座谈; 2、收集国外法律制度,进行制度比较研究; 3、研究论证; 4、召开国际研讨会; 5、广泛征求意见。 人大所做工作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召开7次会议,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逐条审议; 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审议。 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了13次立法调研,征求31个省市区的意见。 食品安全立法需解决的问题 体制问题 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关系问题 食品添加剂问题 保健食品 食品安全法内容 分十章,104条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三章 食品安全标准 第四章 食品检验 第五章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十章 附则 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卫生法的主要不同 理念变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食品安全标准。超越了对食品生产、经营阶段的食品安全卫生问题进行规定,涵盖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对涉及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例如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等都作出全面规定。 监管体制 责任 监管:惩处力度、添加剂的监管 制度:食品召回制度、食品不得实施免检、举报、报告制度等 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管理 第一条 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关于食品安全法立法目的的规定。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关系到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如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保护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为摆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刘、消毒剂和用于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 【释义】本条是关于食品安全法适用范围的规定。 第三条 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释义】本条是关于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社会责任的规定。 《食品安全法》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