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匮要略19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 虫病证脉证治第十九.ppt

金匮要略19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 虫病证脉证治第十九.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匮要略19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 虫病证脉证治第十九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虫病证脉证治第十九 【要求】 1、了解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虫病的合篇意义及概念。 2、熟悉虫病及阴狐疝的治法。 【概说】 本篇是论述四肢病变、阴狐疝、虫等五种病证,这些病证较琐碎,既不便归纳又难以单独成篇,故合篇讨论。 一、趺蹶证治(1) 一、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揣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提示】 趺蹶的病因及证治 【词解】 1、趺蹶:趺同跗,脚背也。“蹶”《说文》云 “僵” 也。趺蹶乃一种脚背僵直,行动不便的疾患。 2、:音chuǎi(揣),胫后肌肉,俗称“小腿肚子”。 【讨论】 1、是“趺蹶”还是“跌蹶”? 因“蹶”有跌倒之意,故有人认为当是“跌蹶”,这样文义虽较清楚,但在篇名中趺蹶和手指臂肿并列,同是讨论四肢病,文后也明确指出“此太阳经伤也”,说明与外伤关系不大,故还应是“趺蹶”。 2、趺蹶为什么“但能前,不能却”? 乃因人身之经脉,阳明行于身之前,太阳行于身之后,太阳经伤,故能前不能后。本方乃倒装句,“刺入二寸”当在“此太阳经伤也”之后。 “刺入二寸”是云治法,因古今度量标准不一,临床可以现常用的八分至一寸为准。 趺蹶究竟是什么病,至今尚无定论,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手指臂肿证治(2) 二、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讨论】 患者时常手指及臂部肿胀、振颤,身体肌肉也常觉跳动,这是什么原因呢?乃因风盛则动,痰盛则肿,故知本证乃风痰阻于经络所致。 藜芦甘草汤原方未见,但藜芦、甘草是肯定有的,由此看来,本方当是涌吐剂,吐去风痰,诸证自愈。 因此,目前对此类疾患大都仿本方意而用导痰汤或指迷茯苓丸,如后者用治肩周炎等。 【临床运用】 藜芦甘草汤为涌吐峻剂,临床上对属于顽固痰涎为患的癫证、痫证等,用它方无效者,可考虑使用本方。 三、转筋入腹的证治(3) 三、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讨论】 转筋俗称抽筋,是一种筋脉拘挛作痛的病证,多发生在下肢,即腓肠肌痉挛。严重者可从两腿牵引小腹作痛,则为转筋入腹。 转筋发作时其脉劲急强直,和痉病“直上下行”的脉相同。鸡矢白性寒下气,通利二便,对于由湿浊化热伤阴所致的转筋有效。 本方临床运用不多,但王孟英以蚕矢汤治热性霍乱转筋,却是受本方启发而设。 四、阴狐疝气证治(4) 四、阴狐疝气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讨论】 阴狐疝气即阴囊疝气,简称狐疝,是一种阴囊偏大偏小,时上时下的病证。 此种疝气每因起立或走动时坠入阴囊,重者由阴囊牵引到少腹剧痛,轻者则仅有重坠感,是寒气凝结厥阴肝经所致,治当辛温通利为主,可考虑用蜘蛛散。 蜘蛛破结通利,配桂枝之辛温,入厥阴肝经以散寒气。花蜘蛛毒性大,以用黑蜘蛛为宜。但蜘蛛毕竟有毒,用时宜慎,用它法无效时,方考虑使用。后世对本病多用疏肝理气方药,是其发展。 五、蛔虫病症治 (一)蛔虫病的脉诊(5) 五、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虫。 【讨论】 腹痛是蛔虫病的主证 但腹痛可见于多种疾患,如何从脉象上加以鉴别呢?一般而言,腹痛多属里寒,故脉多见沉或弦。现脉见洪大,且无热象,可知是 蛔动气逆之象,故可知为蛔虫病。 但脉象毕竟仅为诊断蛔虫病的根据之一,我们还可以结合心腹时痛,时吐清水,白睛有蓝色斑点,舌面有红点,或剥蚀,面见白斑,鼻孔搔痒,齘齿,贪食而不易消化,嗜异,大便不调等证明确诊断。 (二)蛔虫病证治(6) 六、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讨论】 1、原文分析 上条论虫病脉象,此条论主证及治法。“吐涎”即口吐清水,“心痛”指心下即上腹部疼痛,动痛作,静痛止,故“心痛发作有时”。 “毒药不止”是云用过杀虫毒药而效果不显,疼痛仍然不止。此时除考虑药是否对证外,还要考虑服药时机,因为腹痛时用杀虫药会使虫动更甚,不但不能止痛,反有变生它证之虞。故疼痛发作时应服安蛔缓痛的甘草粉蜜汤,草、粉、蜜皆为甘平之药,服后可安缓痛。 2、关于对“粉”的不同见解 对于甘草粉蜜汤中之“粉”,历来有不同见解,主要持“米粉”说及“铅粉”说。 持“米粉”说者,根据“毒药不止”即用了毒虫药无效故应用米粉安蛔; 持“铅粉”说者,认为要杀虫当然要用铅粉。 故临床想取安蛔之效则用米粉,如想杀虫则可考虑用铅粉,铅粉用量不要超过3克。但现在杀(驱)蛔药很多,铅粉一般不用。 【参考】 小儿驱蛔,使君子炒焦黄,一岁一枚,效佳。 (三) 厥证治(7、8) 七、 厥者,当吐 ,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 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 。 八、 厥者,乌梅丸主之。 【校勘】 “令”从《玉函》作“今”。 【讨论】 1、原文分析 因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