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重庆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活动领导小组.doc

重庆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活动领导小组.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活动领导小组

附件1: 重庆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活动领导小组 及评奖办公室成员名单 一、重庆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领导小组 组 长:彭智勇 副组长:牟延林 赵为粮 钟 燕 万明春 成 员:张 荣 何勇平 隗建勋 李源田 干 勤 刘先海 黄腾蛟 董蜀华 粟 朗 许洪斌 王纬虹 龚春燕 二、重庆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办公室 主 任:万明春 副主任:王纬虹 龚春燕 成 员:胡 方 赵淑兰 张 鸿 王诗静 程艳霞 三、重庆市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办公室详细地址: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路12号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邮编:400015。 附件2: 重庆市第四届中小学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实施细则 为了鼓励我市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积极从事教育教学改革,奖励优秀教育科研课题成果,提高我市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科研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委下发的《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管理办法》(渝教办[2006]43 号)精神,制定本细则。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教育科研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原则。通过评奖,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教育科研的学术水平,促进全市教育科研进一步繁荣和发展,为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教育中心”、“西部教育高地”服务。 评选对象及范围 (一)评选对象 本细则所称的中小学指:一是各级各类幼儿园、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区县(自治县)教研室(教科所、进修院校);二是中等职业学校(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 (二)成果评选范围 以我市中小学为第一承担单位的,经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市哲社办、市科委、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办、重庆市教育学会、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区县(自治县)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科研机构批准立项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科研课题,以及由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管理的其他基础教育科研课题,自2004年1月1日起至2007年12月31日止经专家结题评审或鉴定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此期间已参加过重庆市首届中小学教学成果奖评选并已公示获奖的成果不再参加本次评奖。 尚未正式批准立项,但对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指导教育实践确有重要意义,产生了实际效果,被区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采纳(需出具证明)或在核心刊物发表的课题研究成果,也可参评。 评选原则 坚持科学、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则。注重成果的思想性、理论性、学术性、实践性、教育性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统一。既考虑成果的学术价值,又注重其思想内容与社会效益。着重奖励理论水平高,有利于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对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有重大指导作用的研究成果。 坚持秉公办事、一视同仁的原则,严格按成果质量评定等级;不搞论资排辈,宁缺勿滥,保证评审质量。 四、评选成果类型及要求 理论类研究成果: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阐明教育客观规律,扩展教育理论领域知识体系,修改、补充或发展某些现存原理、定义等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成果。该类成果要求观点鲜明,论据确凿,论述严密,清楚展示理论观点和体系的形成过程。 应用类研究成果:以解决具体的教育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而取得的成果,是把教育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教学技能、教学方法或教育改革方案。该类成果要求材料具体、典型,格式规范,科学客观地呈现研究过程和方法,合理解释结果。 推广类研究成果:是以解决教育科研成果在推广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特殊问题,从而有效地实现科研成果的转移或转化,扩大其应用范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该类成果要求材料翔实、具体,客观全面地呈现成果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与方法,反映推广成果取得的效益。 五、申报时间、办法及要求 (一)从2008年9月15日起至9月19日止,为成果统一申报时间。过期不报、手续不全或不符合申报条件者,一律不予受理。 (二)申报评奖的成果材料由申报成果的个人、集体或单位向所在区县(自治县)教研室(教科所、进修院校)提出评奖申请,由各区县(自治县)教研室(教科所、进修院校)初审,并交区县(自治县)教委(教育局)审核后,按规定时限统一报送至“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办公室”(设在市教科院教育发展研究所)收。 各区县在向市推荐申奖成果时应按照分配的推荐项目数进行推荐(见附件6),中等职业学校的推荐指标,包括了区县属地范围内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标明建议评奖的级别,并填报项目汇总表(见附件8)。跨单位合作完成的成果,由第一主要完成单位或第一主要完成人所属单位提出申请,推荐不占推荐单位的指标限制。 (三)申报评奖的成果材料要求 1.填写“重庆市第四届中小学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申报表”(附件4) 2.填写成果简述书(见附件5);成果简述书中不得出现课题组研究人员的姓名、工作单位

文档评论(0)

zhuliyan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