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 隋唐时期图经的发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讲 隋唐时期图经的发展

第七讲 隋唐时期图经的发展 奉敕:‘宜令诸州道府,据所管州县,选各进图经一本,并须点勘文字,无令差误。所有装写工价,并以州县杂罚钱充,不得配率人户。其间或有古今事迹、地理山川、土地所宜、风俗所尚,皆须备载,不得漏略,限至年终进纳。其画图侯纸到,图经别敕处分’”。 五.隋唐图经的数量和内容 宋初已很少看到唐代和五代的图经了。《新唐书·艺文志》地理类仅收录了孙处玄所修的《润州图经》一部。今天尚能知道书名的还有三十八种是比较肯定的。 主要内容:叙建置的沿革、释地名的由来、述山河的走向、载各地的物产、讲风俗与民情、记名胜与古迹等。 六.安徽图经 据宫为之《皖志史稿》从历史文献中看到23部隋唐五代安徽图经的名称,及其被引用的片言只语。 (濠州)图经、盱眙图经(1955年划入江苏省)、寿州图经、庐州图经、(庐州)古图经、(舒州)图经、怀宁图经、历阳图经、(池州)旧图经、池州图经、宣城图经、宣州图经、新安图经、新安图、歙州图经、歙县图经、(望江)县图经、(黟县)邑图、和州图经、(泗州)旧经。这些图经大部分来自《太平御览》。 七.隋唐五代志书概说 隋朝建立初年,即十分重视史志编修事业,“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隋书·经籍志》),汇编《诸州图经集》等书。这是我国有组织地大规模修志之始。 隋代各地图经均已散失不传,惟诸书所引,略见零章片简。如《太平寰宇记》卷十陈州商水县引有隋《陈州图经》、郎蔚之《陈州旧图》,《太平御览》卷六十四引有《固安图经》,《舆地纪胜》卷八十三引有《随州图经》。 隋朝官修总志有《诸州图经集》、《诸郡物产土俗记》和《区宇图志》。 * * 一.图经的起源 图经起源于何时,如何发展而来,说法不一。 傅振伦先生在《从敦煌发现的图经谈方志的起源》一文中认为:“图经起源于地记,其可考者有晋人挚虞的《畿辅经》”。 黄苇在《方志论集》一书中同意近人王以中的说法:“中国古来地志,多由地图演变而来。其先以图为主,说明为附;其后说明日增而图不加多,或图亡而仅存说明,遂多变为有说无图与以图为附庸之地志”。 仓修良则认为,地记与图经是同时出现于东汉时代,只是因为当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的需要,从而使得地记得到广泛的发展。隋唐时期大一统局面下,作为地方著作的功能也相应发生变化,地记的编修逐渐减少,而图经则得到普遍的发展。 地记是适应地方政治、经济势力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而图经则是中央集权加强的产物,它是为巩固中央集权服务的。 地记编修的减少,图经编修的盛行,可视为封建中央集权战胜地方封建割据势力的一种表现。任何一种著作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必须有其各种各样的社会因素。 常璩在《华阳国志》中记载了东汉时巴郡大守但望的奏疏中已经提到《巴郡图经》,这是我们今天所能知道的最早一部图经。有关文献记载,东汉顺帝时侍中王逸还作过《广陵郡图经》,可见东汉时图经已经出现是毫无疑问的。 二.图经发达的原因 1 .中央集权加强和地方世家大族势力的削弱。 门阀制度的消亡,世家大族的衰落,意味着大量产生地记的温床已经崩溃。由于政治的需要,代之而起的便是图经的盛行。 2 .东晋以来侨置州郡所造成的混乱是隋大修图经的重要因素。 东晋南朝为流寓百姓设立的地方行政区划。由于它是寄治在别的州郡境内﹐故称“侨”。其后经过土断﹐许多寄治州郡获得实土。但因本是外地迁来﹐故继续称为侨州﹑侨郡﹑侨县。 西晋末﹐八王之乱和永嘉之乱导致北方汉族人民大量南迁﹐其中幽﹑冀﹑青﹑并﹑兖五州(今河北﹑山东﹑山西及豫东北)及徐州之淮北流人多越过淮水﹑长江而停留于扬州(扬州的范围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苏长江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区 )境内。 秦﹑雍(今陇右﹑关中)﹑司﹑豫(今晋南﹑豫西﹑豫中)等州流人则多至襄﹑樊﹑汉﹑沔(今豫南﹑鄂北)﹐停留于荆州(辖境相当于湘鄂二省及豫、桂、黔、粤一部分 )之北部。 还有一部分司﹑豫流民南迁至江州(今鄂东﹑江西)北境。 东晋政府遂在聚居之地﹐以他们原籍州﹑郡﹑县的名称(亦有新立名称者)设立临时性的地方行政机构以登记和管理他们。这些人称侨人﹐州郡县称侨州郡县﹐而以流亡百姓中的大族担任刺史﹑太守﹑县令。 为了消除东晋以来侨置州郡所造成的混乱,整顿地方行政区划,加强户口控制,隋朝大修图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