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转型的经济学历程和未来方向教材.ppt

发展和转型的经济学历程和未来方向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林毅夫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名誉院长、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 目 录 一、发展经济学与结构经济学 二、新结构经济学的发展 三、中国未来的发展之路 浦山先生 最早第一波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叫做结构主义。 发展经济学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从现代经济学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学科。 当时发展经济学,建议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现代发达国家那些先进的产业。但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不起来那样的产业。因此就建议以国家配置资源的方式替代市场,直接去发展发达国家的那些现代产业。 用意是好的,但结果是差的。发展中国家跟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没缩小,而且越来越大。   发展中国家,在华盛顿共识的政策框架下推行发展政策以后,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在80年代、90年代,平均起来低于在结构主义的60年代、70年代。不仅如此,其经济发生波动的这个频率比60年代、70年代还高。 华盛顿共识   十八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技术创新加速,产业机构的变迁也加速了。 这是技术创新的结果。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力,而且还使得新的、更高附加价值的产业不断出现。 而在亚当斯密的整个描述中,基本假定技术是不变的,产业是不变的。 工业革命的第一个标致,纺织业机械、现代机械的引进。 从历史上来看,最早在1760年,第一部机器才开始使用。 为什么叫新结构经济学? 因为现代经济学里,为了处理数学模型的方便。模型都是一个产业部门,一个产业要素。 如果是一个产业部门和一种生产要素,就没有所谓的结构问题。 没有结构的问题,得出的结论就是市场配置是最好的。 没有引进结构的情况 引进结构以后 企业的自生能力的问题 以金融为例 未来如何发展?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