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作文素材整理方向.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考作文素材整理方向

1、快节奏与慢生活 淄博一模:近一点,远一点 淄博二模:急不得,缓不得 淄博三模:给自己提个醒 青岛二模: 给时间,真滋味 有一个人几乎每天早晨都会急匆匆地到早餐店吃面,但从未感觉出面有什么特别的滋味。有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他再去吃面,在悠闲的用餐过程中,感觉面的味道特别鲜美。当他问餐馆老板时,老板说:“今天的面配料和制作过程与平时完全一样,每天的味道也一样,不一样的是你自己。你给味蕾时间,味蕾才给你真滋味。”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选角度,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谁按下了中国人的快进键? 我们喜欢插队。我们当一米黄线不存在。我们抢出租车。我们在交通灯变黄的时候加速冲过去。我们为了节省五分钟去翻越马路中间的栏杆。我们急急忙忙旅游,急急忙忙拍照,急急忙忙离去。   我们很急。我们很不耐烦。   自“五四运动”起,启蒙者们对泥泞的现状恨之越深,对改变现状的速度也就期之越烈。要在短时间内走完西方上百年的历程,难免显得冒进急躁,方法也往往激烈、粗暴。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十年间,中国人的时间观再次提速。大跃进和大干快上,成为时代的关键词。众所周知,欲速则不达,不但没有快起来,反而导致了全面停滞。时钟的指针来到改革开放后,“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变成了全民族的心声。到了当下,环境更加复杂,现代、后现代的语境交织,工业化、电子化、网络化的社会成形,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     生活越现代化,烦躁情绪就越重。    电话不普及的时候,没人介意几个月收一封信。但手机随身的时代,几十分钟内不回短信的人就会被讽为没有机德。 只有公交车坐的年代,等上半小时也不以为奇。如今打的,随时都要提醒司机抄近道、超车。   这是时代加重的烦躁症,既然可以快,就决不能慢。有了比较,就有了烦躁。 人们的烦躁症,来自于社会结构的不稳定。因为你总在担心,如果这个机会不抓住,你就被社会抛离了;如果你现在乖乖排队,那么就一定会有人插你的位。所以我们一定急躁,我们不顾规则——实际上也没有什么规则,抓到手的才是硬通货,排队等待的永远都只是愿景。   我们就像在超市收银台前的购物者,推着购物车在几条长龙之间踯躅,无论排队还是不排队都是两难。插位加塞挤来挤去,一分钟也不愿意等,焦躁不安。而且,我们总觉得别人排的队比我们的快。     我们为什么不耐烦?我们为什么不愿意等待?这篇文章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是,作者针对一个问题,从历史原因写到社会原因,这种探讨方式本身就让文章立体起来。对比中学生议论文中常见的“平面罗列”,这样写作显然更好,同学们可以有意识地学习一下。 两句话   这一个月在英国采访有两句话印象很深。   第一句是问到剑桥大学怎么会有全世界最多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校长一笑,说:“最近这位得奖者,他的领域从来没人看好,我们等了他14年——质量需要耐心和时间。”   第二句是在BBC采访时,问他们为什么拍《冰冻星球》肯花四年的时间?老总谈到一个细节,当年做记者时,他第一时间得到一架客机失事的消息。他没有发,一直到核实了航班号、人员伤亡情况后才公布。那时已不是一手消息了,但他觉得:“如果你只抢着告诉人们,在哪个地方有一架飞机毁了,全世界有很多人的亲人都在飞机上,这样的消息除了引起人们的担忧和恐慌,几乎没有意义,要告诉人们负责任的信息。”  他说,准确比速度更重要。 (文/柴静) 2、平凡与尊严、精彩 山师二模作文题: 2014年12月,《诗刊》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和凤凰网联合举办了以“日常生活,惊心动魄”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农妇、理发师、快递员、煤矿工人,是这场朗诵会的主角。他们朗诵自己的作品,表达对诗歌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感悟:大国工匠擦亮中国制造、以劳动(卓越、智慧)赢得尊严、劳动之美(神圣、伟大、尊严)、 中国农民工诗人郭金牛出版诗集《纸上还乡》 2014年8月,备受关注的农民工诗人郭金牛的打工诗集《纸上还乡》出版,他的诗集现已被翻译成英语、德语、捷克语、荷兰语等多种语言,并陆续译至海外。   人物魅力1 不拿“底层”作标签   现年47岁的湖北人郭金牛,以农民工身份闯入诗歌王国,“诗龄”3年,诗作49首。3年前,他偶然加入一个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