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脑病科 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doc

5 脑病科 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 脑病科 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2017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住院患者。 一、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痿病(TCD编码:WB444)。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吉兰-巴雷综合征(ICD-10编码:G61.003)。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2010年发布的《中国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指南》。 2.证候诊断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诊疗方案(2017年版)”。 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 脾胃虚弱证 肝肾亏虚证 湿热浸淫证 瘀阻脉络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入院时已经出现严重感染或者继发呼吸肌麻痹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穿刺细胞学病理检查、神经传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及潜血试验;电解质、血糖、肌酸激酶;血沉、抗链O、类风湿因子;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选择血脂、肝功能、肾功能、空肠弯曲菌抗体检查、肝胆脾胰肾彩超、血气分析等。 (八)治疗方法 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 (1)脾胃虚弱证:益气健脾。 (2)肝肾亏虚证:补益肝肾。 (3)湿热浸淫证:清热利湿。 (4)瘀阻脉络证:益气活血行瘀。 2.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 3.其它中医特色治疗 (1)针刺治疗 (2)灸法治疗 (3)电针治疗 (4)中药塌渍治疗 4.饮食疗法 5.康复训练 6.西药治疗 7.护理调摄要点 (九)出院标准 1.病情稳定,肢体痿软无力、麻木等主要症状改善。 2.生命体征稳定。 3.神经传导检查改善或正常。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需要延长住院治疗时间,增加住院费用。 2.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者,治疗期间病情加重,需要特殊处理,退出本路径。 3.治疗过程中发生了病情变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出现严重感染或呼吸肌麻痹而必须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退出本路径。 4.因患者及其家属意愿而影响本路径的执行时,退出该路径。 二、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痿病(吉兰-巴雷综合征))(TCD编码:WB444、ICD-10编码:G61.003)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28 天 实际住院日: 天 时间 年 月 日 (入院第1天) 年 月 日 (第2~3天) 年 月 日 (第4~7天)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西医诊断(病因、病理解剖、病理生理诊断等) □中医诊断(病名和证型) □完成住院病例和首次病程记录 □初步拟定诊疗方案 □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 □辅助检查项目 □中医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主治医师查房记录 □确认检查结果并制定相应处理措施 □明确原发病及诱因予纠正 □中医治疗 □上级医师查房 □完成主任医师查房记录 □根据病情调整方案 □中医治疗 重 点 医 嘱 长期医嘱 □I级护理 □间断吸氧 □低盐低脂饮食或糖尿病饮食或鼻饲饮食 □卧位或半卧位休息 □记24小时出入量,测体重 □重症监护(心电、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等) □中药汤剂辨证论治 □中药静脉注射剂 (□益气类 □温阳类 □清热类 □活血类) □口服中成药 □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针刺治疗 □灸法治疗 □电针 □中药塌渍) □饮食疗法 □康复训练 □西药 □免疫调节剂 □糖皮质激素 □神经营养剂 临时医嘱 □血常规 □尿常规 □粪常规及潜血试验

文档评论(0)

jiaoyuguanlij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