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舒斌开题报告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 舒斌 专业班级 机设08-9班 指导教师 朱增宝副教授 一、课题的名称、来源: 1.课题名称 三柱塞往复泵连杆CAD开发 2.课题来源 生产 科研 教学 其他 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附页)
往复泵是最早出现的泵类机械,曾在工业界广泛应用。19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德国的魏斯特法尔(M.Westphal)和贝尔格(H.Berg)等人曾对往复泵技术基础理论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贝尔格《活塞泵》一书是当时关于往复泵原理和设计的权威性著作。这本书(1925年第三版)中有关泵阀运动的分析和公式,吸入与排出过程中液缸内压力变化的规律,吸入管中的惯性水头值计算等至今仍被引用。但在二十世纪中,后起的离心泵、转子泵等在许多应用领域取代了往复泵。其主要原因就是它们结构简单,通用性强。受此影响,往复泵的技术基础理论和设计、制造技术的研究发展工作长期停滞不前,特别是在基础理论方面,往复泵无论是与内燃机、活塞式压缩机等往复式机械相比,还是与离心泵等动力式泵相比,差距都是相当大的。但是,往复泵所具有的一些特点和优点是其它类型泵无法比拟的。具有能在严苛条件下输送特种介质(腐蚀性、磨砺性、高粘度、高密度、高温),效率高,排出压力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往复泵在许多领域保留它的应用。但在不同的场合所要求的流量、压力、功率和驱动、传动型式相差甚远,而且为适应各种不同的特种介质和性能要求。泵的结构设计型式差别很大。轴向柱塞泵可分为阀配流与轴配流两大类。阀配流轴向柱塞泵存在故障率高、效率低等缺点。国际上70、80年代发展的轴配流轴向柱塞泵克服了阀配流配向柱塞泵的不足。由于轴向泵结构上的特点,轴配流配向柱塞泵耐冲击、寿命长、控制精度高。使其成为一种优良的高压泵,代表当今国际上液压泵制造的先进水平。但是,它技术含量高、加工制造难度大,国际上只有博世( BOSCH)公司、沃依特( VOITH)公司等少数几家公司能够生产。而博世公司只能生产90mL以下规格的泵,沃依特公司只生产 110一250mL/r规格的泵。
我国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很多科研机构与生产厂家开始研究开发这种产品,但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因为在理论上有待深化,在实际生产中不能解决转子与配流轴、滑靴与定子两对摩擦副烧研的问题。有些生产厂家在柱塞内孔通过浇铸轴承合金等方法来克服烧研,但效果并不理想,这种办法在小排量泵中使用,虽然能够防止摩擦副烧研的问题,但泵的使用寿命不长。由我国著名的液压专家卢望研究员和材料专家闰秉均教授及其课题组经过多年研究与开发,取得了“过平衡压力补偿方法及双排轴向柱塞泵”和“一种新型高压大排量轴向柱塞泵”两项技术专利,“合金奥氏体一贝氏体球铁开发应用研究”一项国家新材料技术成果。这些技术成果的取得,使我国径向柱塞泵的研制在设计理论与材料工艺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兰州永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上述两项专利与一项新材料技术成果为支持,成功地开发生产的JBP系列机电控制式径向柱塞泵,是国家科技部“八五”攻关和国家科技部火炬计划项目。该泵在多家企业进行了2—3年的工业考核试验,性能优良。
泵的技术发展一如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是由市场需求的推动取得的。如今,历史已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人们在以环保、电子等领域高科技发展及世界可持续发展为主所产生的巨大需求的大背景下,对于包括泵行业在内的许多行业或领域都带来了技术的飞速变革和发展。
(可附页) 主要参考文献
[1] 往复泵编写组.往复泵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2] 朱俊华.往复泵及其它类型泵.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5.
[3] 关醒凡.泵的理论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4]赵雪华,朱天霞.泵的理论与应用.上海.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4.
甘肃工业大学 战长松合编[18]华东石油学院矿机教研室编.石油钻采机械.石油工业出版社:1980
[19]沈学海.钻井往复泵原理与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进度安排
2012.2.21-2012.3.13. 布置题目,借参考资料,3周。
2012.3.14-2012.3.20. 毕业实习,1周。
2012.3.21-2012.3.27. 工况分析、制定设计方案,1周。
2012.3.28-2012.4.17. 选择和计算参数,3周。
2012.4.18-2012.5.15. 做结构设计,画零件和装配图,程序设计,4周。
2012.5.16-2012.6.05.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3周。
2012.6.06-2012.6.12. 答辩及成绩评定,1周。 指导教师意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