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人物形象课件.pptVIP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人物形象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古代诗歌鉴赏之鉴赏人物形象课件

*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人物形象 考纲解读 一、考纲展示 2015年新课标《考试大纲》规定: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D(鉴赏评价) 二、命题特点 (1)考点分布广泛,主要有:①概括景物特征。如2014年高考大纲卷要求考生概括“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的最大特色”。②比较两首诗歌中描写的景物形象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异同。如2014年高考山东卷要求考生分析概括两首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③赏析景物描写的作用。如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Ⅰ要求考生分析“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 ④概括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如2014年高考江苏卷要求考生简要概括“第二首诗中从哪些地方可看出‘隐者’的身份”。 (2)预计2016年高考,对景物形象的分析及鉴赏,仍是考查的重点。考生在备考时,要识记一些具有鲜明特征的景物形象和常见的人物形象分类,如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等。 五年高考 (2012·湖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 贾 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 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贾岛注重用字推敲,请对第三联中的“藏”“透”二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清正廉洁。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①“藏”字,运用拟人手法,描绘人行之迹很快便为大雪覆盖的边塞雪景,写景生动,颇有画意;一个“藏”字,已包含大雪纷飞、道路莫辨、行人稀少等多重意蕴。②“透”字,极为传神地展现了林间朔风砭人肌骨的穿透力,同时还隐含风急、天寒、衣单等内容,富有想象力和感染力。 解析 (1)先找出关键词句,再作分析。“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载书归”“林风透卧衣”说明邹明府担任县令三年,为官清廉,保持着自己的高洁品行。 (2)本题是炼字试题,对词语的赏析要放在诗句中乃至全诗中进行。第三联描写了途中所见的景象。意思是路上的大雪掩盖了人的踪迹。树林里寒风穿透了人的衣衫。“藏”的主语是雪,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透”的主语是风,赏析时重点放在如何体现周围环境的特点上。 合作探究课时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古代诗歌很注重塑造形象,常以此来寄托情感,表达主旨,因而,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是一个重要的考查点。诗歌的形象具体可分为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三种类型。 题点聚焦 题型一: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身的形象,二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前者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抒情主人公就是一个轻富贵、傲王侯,强烈追求个性自由的人物形象。再如,屈原的《离骚》就用如椽巨笔塑造了一位忠于祖国、矢志不渝、追求理想、上下求索的爱国诗人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一人称写法。后者如《诗经·静 女》刻画了一对青年恋人的形象,男青年的热烈痴情、淳朴憨厚,女青年的漂亮活泼、伶俐俏皮靡不毕现。唐代诗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塑造了一个斜风细雨不须归的从容自适的渔父形象。苏轼在《赤壁怀古》中塑造了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形象。这类诗歌往往是用第三人称写法。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情节为依据,以所写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态度为角度进行。 常见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②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③请简要概括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例1 (2014·山东)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 陈与义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