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学案.docVIP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学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届一轮复习人教版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学案

第四节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逐点突破——情感类鉴赏题的三个常考角度[学生用书P]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鉴赏诗歌的情感是考查的重中之重。常一、体会情感类型(2014·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暮 春[宋]黄 庚芳事阑珊三月时春愁惟有落花知。柳绵飘白东风老一树斜阳叫子规。暮春山间[宋]黄公度缓步春山春日长流莺不语燕飞忙。桃花落处无人见濯手惟闻涧水香。两首诗都写了暮春之景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我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抓住两首诗的意象特点就能把握其感情异同。《暮春》写了落花答案:《暮春》一诗主要抒发了诗人惜春伤感之情;《暮春山间》一诗主要表现了诗人欣赏山中暮春之景的愉悦闲适之感。(2013·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题目。钓船归 贺 铸绿净春深好染探究本词的思想情感。【我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词人的情感融在意象之中柴扉”“鳜鱼”等意象答案:词人通过“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自然之美寓示了他自甘淡泊以隐居为乐不再让世事萦怀的内心世界。  体会诗歌的情感可以从哪些角提示:①抓诗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如“愁”“怨”“喜”“悲”之类。②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上词中的“钓船”“柴扉”“白鸥”“鳜鱼”等。③抓住诗歌的题目和注释等。二、分析情感变化(2014·高考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韦应物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作者情绪的变化过程。【我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人的情感。第一分析诗人的情感要在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第二题干中的“情绪的变化过程”提示诗人的情感是变化的这就需要逐句分析。首句中的“一日闲”说明诗人此时的心情是轻松愉快的;第二句中的“寻君”可以说是“乘兴而往”不遇”“空还”表现了寻之不得的“怅惘”;第三、四两句融景物、情感于一体写出了对景物更是对友人的“欣赏叹慕”。答案:乘兴而往——怅惘不遇——欣赏叹慕。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刘 基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注]。九洲犹虎豹四海未桑麻。天迥云垂草江空雪覆沙。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注】 笳:号角。本诗后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我的理解】                                        解析:最后两联描绘的景象可抓住“天迥”“江空”和“荒草”“白雪”“黄沙”概括出荒凉之气。诗人的情感虽有对百姓的同情对国家前途的忧心但并不绝望野梅烧不尽时见两三花”又显示出一丝坚韧与希望。答案:颈联写了一派荒芜萧条的景色:白云低垂与草原连成一片江面广阔白雪覆盖着无垠的黄沙。流露出诗人对现实的怨愤对国家前途的忧  怎样把握诗人的情感变化?提示:①首先要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合理切分诗歌的层次;②再根据不同层次的内容体会每一层次(具体到每一句)中诗人微妙的情感;③将这些微妙的情感贯穿起来大致可以把握诗人的情感波动情况三、评价观点态度(2014·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诗按要求回答问题。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三首(其二)苏 轼总角黎家三四童口吹葱叶送迎翁。莫作天涯万里意溪边自有舞雩风。【注】 ①被酒:刚喝过酒带着醉意【我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苏轼虽一生屡遭磨难坎有伤怀之感;接着运用《论语》中曾皙言志的典故借曾皙的志向说出自己现时的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感受。答案:诗人被流放到万里之遥的天涯(海南)处境艰难但由于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和黎族百姓的热情欢迎因此表现出曾点曾经具有的那种逍遥自在、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或:(2014·高考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周 晋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移舟去。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此词写春有人读出【我的理解】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理解词人的情感。诗歌是凭借意象来抒发情感的。如果写“悲”就要抓住“卷帘尽放春愁去”的忧愁昼长无侣自对黄鹂语”的孤独絮影香春在无人处”的惋惜未成新句一砚梨花雨”的惆怅。写“喜”可以抓住“春愁去”的畅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