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学报》刍议《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和与道德教育意义.doc

《济南大学学报》刍议《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和与道德教育意义.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济南大学学报》刍议《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和与道德教育意义

刍议《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及其道德教育意义 于学强 (聊城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山东聊城 252059;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至少包括如下内容:表现为行为上的“能养”, 表现为心理的“敬”, 表现为礼节上的“无违”, 表现为时限上的“三年无改”, 表现为空间上的“泛爱众”。站在历史与时代的视角审视《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其道德教育意义在于: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利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原则。 【关键词】论语,孝道,孔子 具有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中国,历来就重视孝道。在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中,孝道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挖掘《论语》中孝道思想的道德教育意义在于,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崇尚孝道的美德,提高公民特别是党政干部的个人修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论语》中的孝道思想 孝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晚辈对长辈尊重为基本体现的伦理道德规范。《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主要围绕如何孝顺父母展开,也涉及长兄以及社会关系层面的内容,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泛爱众而亲仁” (《论语·学而》),就是说年轻人在父母身边就要孝敬父母,离开家里就要敬爱兄长,也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概括地讲,《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至少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的内容: 1.表现为行为上的“能养”。尽孝道的首要条件是赡养父母。《论语》中曾涉及到子夏问孝的一段话,孔子的回答是:“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意思是有好吃好喝的,让父母享用,仅这样就可以认为是孝了吗?从孔子的疑问中可以知道,他认为仅仅能供养父母吃喝是不足以称为孝道的。但实际上,这句话中也有孝敬父母首先要供养父母之意。所以,讲究孝道最基本的要求应当是能使父母衣食无忧。虽然,孔子不止一次地批评过“孝即能养”的思想,如“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论语·为政》)如果人们的孝道仅停留在“能养”的层面上,人与犬马就没有什么不同了。需要指出的是,这里孔子驳斥的是那个时代普遍存在的两种狭隘的“孝”理念,一是在体力上去服务父母、长辈,去劳动干活,二是让他们有酒有食,进而指出了孝与敬的关系,要求人们“养”且“敬”。但是,孔子强调“敬”并没有因之否定“孝要能养”的要求。并且从逻辑上看,虽然批判了狭隘的“能养”即孝理念,但对于“能养”要求还是十分突出的,如若人们连“能养”都做不到,岂不是犬马不如了?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孟子曾指出五种不孝,前三种是“不顾父母之养”:“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孟子·离娄下》)可见,在孟子那里仍将“能养”作为孝的基本要求。曾子也曾指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同样是将能养作为孝最为基本的要求。 2.表现为心理的“敬”。孔子认为,讲究孝道不能仅仅理解为“能养”,因为“能养”仅是孝最为基础和底线性要求,人之为人还必须要“养”且“敬”。他指出,“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可见,在孔子看来人之为人或者人是否遵从孝道,关键在于敬。敬与养相比,两者都内含于孝之中,是孝的内容。但两者相比,敬的层次明显要高于养。正如后来孟子指出的,“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事父母,能竭其力””[1]人世间最大的恩情就是父母的养育,不忘本源,感恩报答是人生最基本的德行。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生活如何变迁,儿女对父母行孝都不会成为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天然情感的诉求。通过学习《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我们至少可以认识到,作为子孙后代赡养老人是自己应尽之责,讲求孝道不仅要“能养”而且要敬、要“无违”。随着时代变迁,某些地方和领域出现了“啃老族”,将父母视为“挤不完奶的奶牛”、“自带工资的保姆”、“急需时的救急所”。虽然这种现象不能完全归咎于子孙后代,但是,从年轻人自身的角度看,必须认识到“能养”的方向性,通过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改变这种现实。更有甚者,这种“啃老族”还可能发展到仗势欺人族,像现在有些年轻人依仗自己是所谓“官二代”、“星二代”或“富二代”,仗势欺人、为所欲为,陷入青年成长的误区或困境中,严重影响了自身道德修养和个人发展。当然,也有一些人将孝限于对父母的物质奉养,做不到晨昏定省,问候尊亲,忘记了父母也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自然也难以称为孝。自觉地反思当今社会中的两种不当作为,有利于提高个人的自身修养。 2.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良好的家庭美德是家庭和睦的基础,也是社会稳定的前提。良好的家庭美德在于母慈子孝。从现实情况看,“母慈”没有问题,问题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tj8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