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检测试题高三语文试卷.docVIP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检测试题高三语文试卷.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检测试题高三语文试卷

扬州市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检测试题 高三语文 2012.11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试卷共6页;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考试号等认真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请认真核对规定填写的项目是否准确、条形码上的信息与本人是否一致。 3.所有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主观题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鲠直/梗塞 解送/枕藉 彷佛/佛口蛇心 B.谩骂/蔓草 联袂/魅力 裨将/大有裨益 C.徇私/驯服 稂莠/廊庙 地壳/金蝉脱壳 D.分娩/缅怀 亘古/煊赫 角色/群雄角逐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自从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他早年的多部小说吸引了很多读者的关注,“莫言热”在国内正在持续升温。 B.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既能让病人得到更多的心理安慰,也能提高医院的社会声誉和经济效益。 C.国民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取决于各类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D.“留守儿童”在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热烈响应、积极行动,将关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3.下面这段文字是从那几个方面介绍钓鱼岛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5个字。(5分) 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和3块小岛礁等8个无人岛礁组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鉴于男女儿童智力发育速度不同,男童普遍晚于女童年左右,同性学童之间也有智力发育差异,建议女童可在6-7岁入学,男童可在7-8岁入学。”吴必虎的这番言论被网友超万次评论和转发。 对吴必虎教授的观点,你持何种态度?请写出两点理由,不超过60字。(4分) ▲ ▲ ▲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亡兄弟子瞻端明墓志铭 苏辙 公讳轼,姓苏,字子瞻,一字和仲,世家眉山。公生十年,太夫人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太夫人喜曰:“吾有子矣!”比冠,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公之于文,得之于天,少与辙皆师先君。初好贾谊、陆贽书,论古今治乱,不为空言。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乃出《中庸论》,其言微妙,皆古人所未喻。尝谓辙曰:“吾视今世学者,独子可与我上下耳。”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而辙瞠然不能及矣。后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博辩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先君晚岁作《易传》,未完。疾革,命公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书,然后千载之微言,焕然可知也。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最后居海南,作《书传》,推明上古之绝学,多先儒所未达。既成三书,抚之叹曰:“今世要未能信,后有君子当知我矣。” 公诗本似李、杜、晚喜陶渊明,追和之者几遍,凡四卷。幼而好书,老而不倦,自言不及晋人,至唐褚、薛、颜、柳,仿佛近之。平生笃于孝友,轻财好施。其于人,见善称之,如恐不及;见不善斥之,如恐不尽;见义勇于敢为,而不顾其害。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孔子谓伯夷、叔齐古之贤人,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公实有焉。 (节选自《苏辙集》,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 属:写作 B. 既而谪居于黄,杜门深居 杜:关闭 C. 复作《论语说》,时发孔氏之秘 发:发展 D. 用此数困于世,然终不以为恨 恨:遗憾 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苏轼学术成就的一组是(3分) ①比冠,学通经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5****7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