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梧桐树丰子恺.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梧桐知多少? 落叶大乔木,树干挺直,树皮绿色,平滑 ,叶心形,花小,黄绿色,种子形如豌豆,花期7月,果熟期11月。 分布:原产我国,南北各省都有栽培,为普通的行道树及庭园绿化观赏树。 用途:木材宜制乐器,家具;种子可食,亦可榨油;树皮纤维可作造纸原料;叶、花、果、根入药,有清热解毒、去湿健脾的效用;叶做土农药,可杀灭蚜虫,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流入诗文的梧桐 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梧桐将风满怀送,一身秋意入诗来; 一树梧桐羡清幽, 哪消夜来孤枕泪, 又欲登楼…… 教学目标: 通过品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美,表现出如画的意境及对人生的感悟。 注意几个读音: 拙劣(zhuō ) 绿幛(zhàng) 寥寥可数(liáo) 渐乎其渐(jiàn) 品赏第一节 (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 (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第五段: 作业 作业: 选择某一实物进行细节描写。 * * 梧桐树 丰子恺 自画像 丰子恺(1898-1975)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画家。 1931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他的散文感情真率自然,语言朴素洒脱,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信笔所至,妙趣横生。他厌恶人间的虚伪自私,赞美儿童的纯真可爱,通过日常生活的平凡小事,加于巧妙的点染,来阐述人生的理想。 1937年抗战爆发后携家眷辗转逃难,这段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看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思想上产生积极的变化,他的散文开始面向现实。同时还作了大量的画,反映人民大众的苦难生活,揭露反动当局的黑暗统治。 他的漫画创作早期漫画作品多取自现实题材,带有“温情的讽刺”,后期常作古诗新画,特别喜爱取材儿童题材。他的漫画风格简易朴实、意境隽永含蓄,是沟通文学与绘画的一座桥梁。 朗读 开门见山,梧桐亮相 引用唐诗,表示欣喜 以窗为点,四季变化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色: 形: 神: 绿色 ——墨绿 ——焦黄 落脱(一两张 ) 飞下(一大批 ) 虚空 只剩下几根枝头。 (突然地) ——(成群地) ——(渐渐地) ——(终于) 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 ……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 ……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象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 。 好像一堂树灯…… 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 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 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 “无常”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新桐初乳 绿叶成阴 黄叶辞枝的光景及由梧桐的变化而产生的感叹。 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探索: 文中结句说“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 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为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因为拥有的东西未必能理解和欣赏,自然和艺术都是这样。或者:因为邻居家虽然种植了梧桐树,占有了它们。但是,他们没能看见它们的容貌,没能体验梧桐的种种变化,没感受到梧桐生长的象征意义,因而没法“占有”它们。自然和艺术都是这样。启示:(1)对事物要有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才能为自己所拥有。 (2)生活需要去感受(体验),用心去发现,你才可以说是拥有生活。 (3)形式上为你占有,而内容上未必为你所占有,这样的情况在世上为数不少。 (4)本文以这句话作为全篇的结句,揭示了全文中心。 …… 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以时间为序,描写、议论相结合,写出了梧桐树从生长到衰亡的过程。 B.为了表现梧桐树的不同容貌,文章用了许多比喻和拟人的句子,新颖而又形象。 C.第②段用梧桐的生叶与其他植物的生叶进行比较,表现梧桐生叶的拙劣和坦白。 D.第③段的“绿意实在太多了”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梧桐叶的喜爱之情。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这一比喻,准确、形象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