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四首》ppt.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四首》ppt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 写作背景: 《渡荆门送别》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诗人24岁)出蜀至荆门时所作。 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楚国故地游览。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 介绍创作情况 李白青少年时期是在蜀中度过的, 把蜀地当作自己的故乡,所以他有不少诗篇反映出对蜀中生活的怀念之情。 这一次从三峡出蜀,面对江汉平原,眼界大开,心旷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广为传诵的五言律诗。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本联点明作者的行踪:从荆门山外渡江,远赴楚地漫游. 中间两联描写作者途中所见的景色。 尾联抒发作者的思乡情怀。 全诗想象奇特,比喻贴切,形象鲜明,意境高远,语言清新自然。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渡远荆门外, 来从楚国游。 远道而来渡过荆门山之外,来到楚地游览。 山随平野尽, 江入大荒流。 山随着低平的原野地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流。 译诗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 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我还是怜爱故乡的水,流过万里送我行舟远行。 译诗 展开想象与联想,描绘“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所展现出的画面。 诗人乘船而下,连绵的群山像画卷伴随小舟而行,它们在广阔的原野处逐渐消失了,浩浩荡荡的长江奔涌向前,流入了辽远无际的原野。 分析“随”、“入”、“尽”的好处。 “随”: 写出了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的样子;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流动感。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 “入”: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豪情万丈,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和昂扬的激情。 “尽”:表达了刚从三峡中出来的诗人顿时喜悦开朗的心情。 描绘“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现的画面,简要分析句中红色字的好处。 画面描绘: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 炼字:“下”是动词,月亮落下来了,月影像一面镜子从天上飞下来了,想象奇特。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所展现的画面 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飞” 1. 描写了在夜晚江水平静时,月亮的倒影好像从天而降的镜子。 2. 以动写静,反衬了江水中月亮的明亮而且圆润,突出了江水平静。 3. 飞字把天上月同人间的月联系起来,使人有天上人间的错觉, “结” 1.以天上云彩升起,变幻无穷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2. 拟人,写出了生动优美的画面,令人神往。 分别理解这两句诗的画面: “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描绘近景,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犹如天上飞下的一面明镜。 “云生结海楼”是日间仰视所见,描绘远景,仰望天空,变幻无穷的云彩在日光下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景观壮阔,远近景结合;给人空间感和流动感。 1.“送”的主体是故乡的山水,拟人,明明是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反过来说故乡水“送行舟”生动表现了对故乡的依恋; 2.移情于物,借物抒情,表达离乡之情更曲折含蓄,更有诗味和情趣。 诗四首 陶渊明、王维、李白、陈与义 归园田居(其三) —— 平淡的言辞 诗意的躬耕 早年:?“大济苍生”, 中年:“误入歧途”, 晚年:“归隐田园”。 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 “田园诗人”(开创田园诗一体) “隐逸诗人”(41岁辞官归田) “靖节先生”(谥号) “五柳先生”(自号) *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他,应该穿戴得整整齐齐地去恭迎郡督邮。陶渊明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便辞官归田。从此过上隐居躬耕田园的生活,并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 *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时期,他不愿在黑暗的官场上生活,回到了农村田园。这首诗便描写了他每天早出晚归、辛勤劳动的生活。劳动十分艰辛,露水打湿了衣衫,但诗人说:只有坚持自己的理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