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doc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第1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案 岳麓版 单元概览商周 秦汉 隋唐宋元 明清 主要表现 建立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的早期政治制度体系将政治隶属关系与血缘关系结合起来带有浓厚的宗族色彩 秦 古代政治制度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包括以三省六部制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和较为完备的监察制度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代废除了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顶峰 单元主旨 ①分封制和宗法制构成了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基本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家国一体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对中国政第1讲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1)制度(2)特点: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封邦建国(1)含义: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诸侯还要对下属进行分封。(2)目的:通过分封制对被征服的广大地区实行有效的控制。(3)概况核心 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对象 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还有异姓诸侯包括功臣、姻亲、原来的附属国 义务 受封诸侯国必须对周王承担各种军事义务交纳贡赋、定期朝觐(4)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西周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5)瓦解: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大国兼并小国周王室完全失去至尊权威。 区分“封建”与封建社会(1)西周的分封制又称封建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其时代称为“封建时代”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及西方学者所说的封建社会不同。(2)马克思主义所说的“封建社会”是指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某个历史阶段。(3)西方学者所说的“封建社会”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属于政治制度范畴。3.宗法(1)含义: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特点核心(即最大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4)作用保障世卿世禄”的特权。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强化了以大宗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嫡长子≠长子嫡子”是相对于“庶子”而言的是由母亲决定的正房所生为“嫡子”偏房所生为“庶子”诸“嫡子”中的长子为“嫡长子”。因此偏房所生的长子不是嫡长子 宗法制史料一 子曰:“①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②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史料二 后(武则天)③欲以武三思为太子……二姑侄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庙不。”后感悟即日遣徐彦伯迎庐陵王于房州。王至后匿王帐中召见仁杰语庐陵事。仁杰敷请切至涕下不能止。后乃使王出曰:“还尔太子!”《新唐书·狄仁杰传》史料三 (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⑥。周天子在宗法关系上是天下的“大宗”在政治关系上是一国之君……总之宗法系统上的等级与政权组织中的等级是对立统一的这就形成了⑦亲贵合一、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张荫麟《中国史纲》[学会读史]史料一出自《论语》孔子指出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的损益变化。①是指商继承夏礼;②是指周继承商礼又有所变化。史料二为历史文献史料反映了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其内容依据省略号分为三层从③“欲以武三思为太子”到④“姑侄与母子孰亲”再到⑤“庙不祔姑”说明武则天受到宗法制影响最终立与自己血缘关系近的庐陵王为太子。史料三反映出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⑥以历史评论的视角看[学会用史](1)史料一体现了商周时期政治制度损益方面的哪一特点?【提示】 体现了商周政治制度的相对延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2)史料二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会出现“三思立庙不祔姑”的现象?【提示】 核心问题:最高统治权的继承问题。原因:中国古代宗法观念浓厚武则天(3)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的关系。【提示】 周王与诸侯之间存在君臣关系、大宗小宗关系、等级从属关系。思维拓展 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1)封建政治影响了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2)社会习俗影响了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建立等。影响了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和祭祖扫墓的社会风俗等。(3)思想观念宗法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严格的伦理范式忠”“孝”观念深入民心。宗法观念造就了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促使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