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艺术.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活的艺术要点

《生活的艺术》读书报告 俄语1503班 叶幸 0611150324 【写在前面】现在社会中,再读林语堂我们会得到什么?先说点题外话,说说鲁迅和林先生的不合,很多人都知道在鲁迅眼里林语堂就是一个在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时空谈性灵的小资文人,他的文学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麻醉文学。当然鲁迅的指责绝不是胡说八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追求道家式的逍遥乐观和闲适超脱实有点儿不合时宜。习惯于批判国民劣根性的鲁迅哪儿受得了林语堂一天到晚赞美吾国吾民享受生活的乐观呢?不过时过境迁,今天再来反观林语堂先生的人生哲学,身处消费时代、忙碌社会的我们是不是会给予他一点理解或者平添一点儿羡慕呢?在这本书里,林语堂先生告诉我们,尘世是唯一的天堂,在这天堂里我们应该如何发掘自己内心放浪形骸的渴望、如何享受自然与俗物带来的本真愉悦、如何不紧不慢地行吟游观、如何堂而皇之地诗意气虚呢?在这繁盛、浮躁,充满变数的时代,读读林语堂先生,或许真的可以给我们一种久违的慢活体验和朴素的幸福感让我们充满生活审美的热情,将自己的日子活出美感,赋予人生崭新的风格,让我们意识到原来生活的本身也可以使一桩美不胜收的艺术。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林语堂先生是第一位以英文写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和他的《苏东坡传》一样,这本《生活的艺术》也是用英文写的,并且最先在美国出版,在这本书中林语堂先生一语道破了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异。他说中国和西方文化最大的差异就是——西方有太多的专门知识,而缺少重视人情的知识;而中国则是太关心生活问题,缺少专门科学,这是中国科学不发达的原因但却是中国文化的魅力所在。他在文中写道:中国人的哲学因为有现实主义的精神和极端不相信逻辑几智能,就变成了一种对人生本身有直接亲热感觉的东西,而不肯让它归纳到任何一种体系里去,因为中国人的哲学里有健全的现实意识、纯然的动物意识和一种明理的精神,因此反而压倒了理性本身而实矮版的哲学体系无从产生。中国有儒、道、士三教,每一种教都是宏大的哲学体系,但它们都曾被健全的常识所冲淡,因而都变成追求人生幸福的共同问题。中国人对任何一个哲学观念、信仰、派别都不愿专心地相信或过分起劲地去研究。孔子的一个朋友对他说:他常常三思而后行。孔子则诙谐地说:“思量思量就好了。”一个哲学派别的信徒不过是一个哲学派别的学生,可是一个人则是生活的学生或者就是生活的大师,所以在林先生看来,中国人过得是一种比较接近大自然的生活。我们中国人虽然不太重视智能,但是敬重肉体也尊崇精神,只有深沉的智慧同时又有拥有轻松的快活,熟悉世故但又有孩子气的天真。林先生把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归结为三点:第一,一种以艺术的眼光对待生活的态度;第二,一种哲理上的有意回归简单;第三,一种合理进行的生活理想。这种生活哲学是教人享受人生的。 【怎样才算最会享受人生】 中国的古人是怎么看待享受人生的呢?这就让我不禁想到了庄子的 《逍遥游》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国文人似乎天生具备遗世而独立的自由情怀,和潇洒走一回的随和态度,苏东坡就是如此吧。在这本书中,林语堂先生就为我们详细的演绎了庄子、孟子、老子以及陶渊明的生活哲学,勾勒出中国古人们关于享受生活的种种观念。他写道,一切中国哲学家在不知不觉中所认为在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要怎样去享受人生,谁最会享受人生。我们不去追求完美的理想、不去寻找那誓不可得的事物、不去穷究那些不可得知的东西,我们认识的只是些不完美的人类的本性。最重要的问题是怎样去调整我们的人生使我们可以和平地工作、旷达地忍耐、幸福地生活。回到我们自身,在忙碌的生活中自我真的是完全的自我吗?在追逐外在的事物时,是不是如庄子所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见德而忘其行,见利而忘其真。螳螂和蝉都为了外物忘记自身的危险。我们在日复一日地追逐中是否早已忘记自己的本真呢?孟子也很赞成庄子的说法,认为“人性”这个东西已经在渐渐地消失了,哲学的任务就是发现人性,并且吧人性找回来。这里的“人性”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赤子之心”。孟子还说了,文明的人为了生活失了赤子之心就像山上的树木被斧头砍光了一样。最会享受人生的人必须是热忱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情、智、勇三者缺一不可,至于我们口中常提到的“中庸哲学”只是道家的现实主义和儒家的积极观念的结合体,它介于尘世的突然匆忙和完全逃避现实人生之间,这种哲学会产生和谐的人格,我们从这种人格中可以看见现实的欢乐。我们在对于人生哲学的认识上人容易走上两个极端,一是禁欲和厌世,像印度佛教那样通过对肉体的折磨达到精神的圆满;另一个是极端世俗化,沉溺于官能享受,如同中国数千年来各个王朝的覆灭时的状态,在物欲横流的当今,也有不少人沉溺于纸醉金迷、声色犬马。陶渊明就是拥有这种人格的典型代表,事实上陶渊明代表了一种中国文化的奇怪特质,是灵与肉的奇怪混合,既沉湎于肉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