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使用建议与教学建议.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材使用建议和教学建议 南京师范大学 周晓静 一、教师要懂得教材背后的理念 任何教材总是在某种特定的理念指导下编写的,编写理念是教材编写者在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指导下,对教材编写在内容、形式等方面的基本观点,体现了课程的基本教育观。教材理念虽不直接出现在教材中,但理解它才能把握教材精神宗旨。 教师如果只知道教材而不知道教材背后的理念、哲学,就好像只有血肉而没有骨头,教材背后的理念便是支撑教材的脊梁。在教材编写试讲过程中发现,如果教师不理解新教材背后的编写理念,那么教材编写再精致也是没有用的。 《人民代表的责任》(九年级) 新课导入: 师:一个三口之家要买房,这样一件家庭大事是怎么做出决定的呢? 生(众):父母商量。 生(个别):好像是爸爸做主。 师:这一般是以一家三口坐下来共同商讨的方式做出决定。那么,一个国家遇到大事该怎么办呢?13亿人一起坐下来这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就有了一个制度,叫做―― 生(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熟练掌握课标,综合分析每课要达成的目标。 教材中每课都有机整合了课标中道德、心理、法律和国情的目标要求。每一课的目标往往体现了课标中若干处若干个子目标,这就要求老师要参看《教师用书》的分析,综合把握每课要达成的目标。 三、道德教育要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俄罗斯道德哲学家德洛布尼斯基说,道德不是一个可以从生活中抽离出来的、单独的现象,生活中没有一种孤立的现象叫做道德,道德现象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 “道德总是存在于具体的生活场景中,生活中的一切在场、不在场(指背景性存在)都会和道德纠结在一起,难分难舍。”(鲁洁) 生活是道德的基本存在形态,道德是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人应当如何生活是道德的基本问题。所以道德不能作为一个孤立的东西来教,道德问题广泛地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学校道德教育也应在学生的广泛而真实的生活中进行。 四、营造“我的课堂”――教学与个人经验之整合 道德目的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学中,然而,只有当一门学科的知识能够和学生的经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行动的动机,这样的知识才是道德的知识,这种知识才能够使行为改善,属于品格的一部分。 学生有两个世界:压缩在教室黑板上的逻辑世界和游动在玻璃窗外的那个世界。后一个世界对儿童是更有益、更重要的,它是前一个世界的思想源泉,是知识的活力的来源――它就是学生的生活,就是学生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知识教学只有与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才能成为具有个人意义的知识,才是具有陶冶功能的知识,否则,它们对于人而言,便始终只能是“外在的财富”[1]。 [1] 〔德〕雅斯贝尔斯著 什么是教育?北京:三联书店1991 第104页 1、情境缩短距离 中国传统美学讲究意象与情趣互相契合,人情与物理互相渗透。情恰能称景,景恰也能传情,即景生情,因情生景,情景相生而且相契合无间。“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种心情”,以物理移人情,美学家称为“内模仿”[1]作用。情境是物理和心理的结合,情境教学是物理移人情、心情促心情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的创设将知识与个人经验结合起来。使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情境的创设能为教材与学生的经验、情感相结合提供影响的场力。我国情境教育的开拓者李吉林认为恰当的情境可以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心理距离。 [1] 朱光潜著 诗论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37页 使用情境教学法注意:景是各人性格和情趣的返照,情趣不同则景象虽似而不同。每人所见到的世界都是他自己所创造的。物的意蕴深浅与人的性分情趣深浅成正比例,“深人所见于物者亦深,浅人所见于物者亦浅”[1]。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对于不同的学生意义可能是不同的。在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要能对学生发生作用,师生双方就要相互识别、了解对方在特定情境中的反应,需要相互了解对方独特的情景定义,否则就很难理解情境的意义。 [1] 朱光潜著 诗论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第39页 2、学生参与教学 备课阶段的参与。 上课阶段的参与。 “学习教材不是最终目的:教材只是一个中间站,是走向广阔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中间站。” 辩论结束后学生们用创作一件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作品的内容丰富多彩。一位同学交上来的作品就是一张白纸,他解释说:一张白纸就是希望地球无污染。最后的村民代表大会学生发出的呼吁也是:反恐,可持续发展,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武器大炮的用途是放烟花,开发无污染能源等。主持人从大家的作品中选了一首诗作为课的结尾:人口少一些,思想高一点,绿地多一片,让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3、有效的整合须眼光朝下 书本知识与个人经验的整合是走向真实人性的整合,是眼光朝下的整合,而不是眼光朝上、朝向高尚的整合。何为眼光朝下?下是我们脚踩的土地,是我们赖以驻足的根基。这个根基就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