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院校雕塑教育改革研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院校雕塑教育改革研究.doc

  中国美术院校雕塑教育改革研究   中国当代雕塑教学体系是在西方美术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下是一篇关于中国美术院校雕塑教育改革研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当今中国美术院校雕塑教育体系的内容主要是由基础学习、专业学习、生活体验、毕业创作等几大块组成。毫无疑问,这种沿用法派和苏派写实形式为主的雕塑教学模式,人物写生往往占据雕塑教学课程很大的比重,强调精准的解剖学、严谨的科学性,重视客体和准确无误的再现性塑造,并以此作为艺术审美的评判标准[1]78.中国当前的这种学院派教学模式,具有巨大的导向性和规定性,学生在获取雕塑技能时,习惯于建立起一种固定的程序模式。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很容易出现风格样式大同小异、塑造手法单一的现象。学院派这种只注重共通性,忽略或消泯个性的教育模式,造成了创作者热衷于以崇尚技术作为诉求理念的手段。它的直接后果是,大多数雕塑学习者通过多年的学习回到社会中时,无法从事雕塑教学或专业创作,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与对应体制下的用人需求不相吻合,造成了一方面市场对雕塑人才需求的紧缺; 另一方面雕塑人才的严重囤积,这种供求的错位严重制约了雕塑专业的发展[1]91.在社会观念和需求变化巨大的情况下,高等院校雕塑专业需要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通过改革明确自己的方向,找准自己的位置,形成自己的特色,在确定培养目标根本性的问题上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在教学方案的制定上,既要考虑到当今社会岗位中直接使用所需的知识结构,又要考虑到学生的应变能力和个人发展的潜力,同时要考虑到教学实施中的可行性,具体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重视基础教学,突出专业特点   随着我国高校的扩招,雕塑专业学生人数相较以往激增了好几倍,而教师的匮乏,使很多本科生毕业后直接留校任教,教学经验的不足直接导致学生专业素质普遍下降,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普及教育阶段。同时,由于大多数学生考前学习美术的时间较短,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化学习,很多学生只是在应付高考时进行了一些突击性学习,他们的专业基础普遍较差,缺乏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因此在高校雕塑专业教学改革中,大学雕塑教育首先应该强调基础教学,强化学生对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既包括对素描、速写、透视等绘画基础的学习,也包括对雕塑史、解剖学等艺术理论的学习。雕塑教学内容可以在绘画基础教学中根据专业特点设置相关的人物写生课程,强化对学生的人物慢写、速写和默写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一定程度上能够正确掌握人体的比例、骨骼、结构、动态等知识。在艺术理论基础的教学中要设置相关联的如美术史、雕塑史和人体解剖学等课程,让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专业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突出其专业特点。同时,学校要增加中国传统雕塑的临摹课程和材料课程的课时量,改变过去雕塑基础课与专业课各自为政的脱节现象,使基础课能有效地服务于专业课,高校雕塑教育只有打破原本狭隘的基础课教学格局,超越单纯技巧和经验传授的培养模式,学生的专业素质才能得到提高[2]46.   2、拓展课程的教学内容   随着艺术的全球化,艺术创作呈现多元化的特征逐渐明显,而国内现有的雕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无法跟上现代艺术教育需要的步伐。因此,雕塑专业必须调整相关教学内容: 首先,增加一些诸如以点、线、面、体为基本表现元素的研究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对抽象形态、形体做一些构成研究,来训练他们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其次,雕塑课程设置中要适当减少泥塑写生课时量,尤其在人体写生课程中,因为这种长时间的以模特为对象的写生培养方式存在很多缺陷,容易使学生在写生活动中产生一种过度依赖模特进行描摹的心理,误导学生以再现客体对象的真实性为其审美标准,从而被动接受艺术形态,忽略了艺术创造中的主动及主观性的作用。应增加与本专业相关联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如环境艺术、公共艺术等,来拓展学生在艺术专业领域的知识,比如在雕塑创作课中可以将平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理念引入到雕塑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将三维的雕塑形态理解为立体的图形运用在雕塑的构图、构思和立意中,同时让学生运用图形创意方式如共生、异影、置换、同构、矛盾、聚集、双管等表现方法进行雕塑创作,这种训练方式能促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形式( 如联想、逆向、发散性、直觉和灵感等形式) ,在雕塑创作中习惯以求新、求奇、求异,重思想、重逻辑、重视觉冲击等行为来表现作品,这样的行为有助于学生开拓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2]49.再次,在拓展教学内容上,有必要加强雕塑材料课的份量,因为对材料特性的利用和处理已成为当代雕塑家创作的一部分。培养学生对材料技法的掌握,能解决创作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因为在材料课中学生要通过与材料的沟通来体验雕塑语言,进行创作活动首先就需要读懂材料,与材料产生共鸣,对材料特性深入了解,虽然在创作实践过程中创作者并非完成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