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2中国保险业:国资主导险企凶猛添十丁.docx

盘点2012中国保险业:国资主导险企凶猛添十丁.docx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盘点2012中国保险业:国资主导险企凶猛添十丁要点

盘点2012中国保险业:国资主导险企凶猛添十丁2013年01月16日13:55?来源:保险经理人?2012,开局年,希望年  中央与地方完成换届,定下未来五至十年政治基调。  新语五位一体,社会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提至新的高度。  激荡与欢呼,文化立国呼啸而出,燃起中国梦,家国梦,行业梦。  推开 2012 的窗口,中国保险业亦在历史的积淀中交错前行,不断塑造未来的轮廓:  一正五副两助理,监管新班子搭建完毕;  新政频出,来势汹汹,涉及行业形象、业务发展、投资渠道等全方位改革;  行业发展跌宕顿挫,业内深化理解调整转型之寓意。  白云苍狗,悠然而过。  历史的演进,无外乎人和事。  人化大鲲,事做蒲牢,黄钟大吕,时代钟声。  岁末年初,回顾过去一年的新闻日历,本刊特节选一些人、一些事,  献给行业、读者回味和重估  策划 保险经理人编辑部  国资主导 险企凶猛添十丁  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国内保险业先后迎来三轮扩容潮。第一轮,2001年前后,是合资寿险公司;第二轮是 2005年左右,多数由民营股东组建的中资保险公司;第三轮扩容潮则由地方法人险企担当主角。其特点是:由地方政府牵头,股东多为地方大型国企及上市公司。  地方法人险企扩容潮可以追溯至 2010年前后,浙商财险、紫金财险等如今已日渐崛起的保险公司即为其中代表性险企。2010年全国保险工作会议上,时任保监会主席吴定富透露,待筹的保险公司数量已达到上百家。  此后,各地保险公司的申办呈燎原之势。2011年保险市场上添丁 6员,长江财险、华汇人寿、锦泰财险、众诚汽车保险、利安人寿、泰山财险。  或许这样的数字还不足以令市场震惊,2012年这一数字跃升为 10家,华信财险、东吴人寿、鑫安汽车保险、弘康人寿、珠江人寿、吉祥人寿、前海人寿、诚泰财险、中韩人寿、复星保德信人寿。  不过,相比往昔明显的由地方国字号企业主导设立保险公司相比, 2012年的地方法人险企有了些许的变化。如出现第一家地方政府主导的地方国企和外资合办的合资保险公司,但为地方法人性质,中韩人寿。其为浙江国资委旗下企业和大韩生命合资成立。此外,还出现了第一家由民营资本和外资联合成立的地方保险公司,复星保德信人寿。由民资金融大鳄郭广昌旗下复星集团和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联手设立。  值得关注还有, 2012年这一波地方险企成立潮中,出现了民资主导的保险公司,前海人寿,由六家当地民资企业联合设立。  据不完全统计, 2012年除上述开业的地方法人保险公司外,另有数家地方法人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如北部湾财险等。  事实上,撇开已批筹、开业的不算,市场中尚流传一份待筹名单,包括华诚人寿、金色人寿、国联人寿、长安人寿、民康人寿、盛博财险、君泰财险、华海财险、恒健人寿等数十家险企。  对于地方法人险企的成立,在业内人士看来,其合理性在于顺应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口号,有利于服务当地经济的发展。浅白的理解是,可避免目前保险资金上缴区外总部而造成的地方资金流失。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对地方法人险企成立表示出了担心,“保险业以‘大数法则’为经营基础,要求在很大的范围内进行分散,而地方法人险企局限于一个区域,且股东多为本地股东,区域性灾害一旦发生,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  有大型保险公司人士透露,由于区域保险人才的稀缺性,地方法人险企的集中成立,势必会引发一场区域保险人才争夺战,以及可能存在的价格战。“在一些地方大型保险项目招投标过程中,个别地方政府对地方法人险企有‘关照’之嫌,扰乱市场公平竞争。”  国资也罢、民资、外资也罢,各地保险公司的申办呈燎原之势从侧面说明,保险领域越来越得到更多领域资本的青睐,将会有更多的资金介入国内保险市场。如果以最低 5亿元的注册资本来计算的话,最少有 500亿的资金有意进入保险市场;如果取 10亿元的中位数来计算的话,将有1000亿元的资金意欲搅动保险市场。  备战险资大放行 保险资管再增四兄弟  自 2006年太平资产管理公司获批成立以后,近 5年间保险系资产管理公司审批一直处于停摆状态。5年以来,保险资产管理领域一直是“9+1”的局面。即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中国再保险、华泰、新华、泰康、太平等9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以及美国友邦保险设立的外资保险资产管理中心。  有分析人士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为监管部门设置的门槛较高,符合条件的公司寥寥无几。然而,2011年初这一情况得到改变。这一年,保监会出台了《关于调整〈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管理暂行规定〉有关规定的通知》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门槛进行调整,,对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设立门槛进行调整,放宽经营年限。将经营保险业务 8 年以上调整为 5 年以上。同时也提高了偿付能力和资本实力要求,删除净资产不低于 10 亿元条款,增加偿付能力不低于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