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监管完善.docVIP

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监管完善.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监管完善.doc

  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现状与监管完善   移动互联网热潮迅速地席卷医疗领域,无疑为医生和患者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互联网医疗领域发展现状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前言   进入互联网时代,信息化渗透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当移动智能设备得到了普及,电子信息技术更是深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电商企业更是将互联网与用户服务紧密联系起来。   2014年以来,以腾讯系、阿里系、百度系为代表,互联网巨头们高度默契地将资金投到了移动医疗领域:腾讯入主丁香园和挂号网;阿里巴巴联合医院和软件公司共同推出医疗服务平台项目;百度则以其擅长的数据搜索为主打,与移动智能设备厂商和服务商合作推出北京健康云项目。这种依托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为用户提供健康咨询、疾病评估、挂号缴费等医疗健康服务的行业日益兴起并迎来绝佳的发展机遇。[1]   在2015年两会召开期间,企业代表们也多次提出推进移动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建议,让互联网移动医疗再次成为行业以及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全面开放医院挂号号源,加快移动互联网在民生领域的普及和应用,规范应用互联网实施医疗保险购药的市场呼声也络绎不绝   一、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巨头纷纷布局移动互联网医疗领域与现阶段市场需求及其市场快速发展不无关系。据相关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年中国移动医疗的市场增长迅速,达到了数十亿元的规模。根据相关部门预测,我国互联网医疗领域市场规模在五年内可能突破百亿元人民币。如此一来,资本热潮的持续发酵便不无道理。除此之外,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消费者的衣食住行问题解决之后,越来越注重提升生活的健康品质,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医疗卫生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造成医疗资源的供需缺口巨大,不能满足普通民众对于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移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发展是大势所趋。[2]   移动互联网热潮迅速地席卷医疗领域,无疑为医生和患者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移动医疗行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缺乏规范的行业标准和国家层面的政策规范,极易导致误诊,耽误治疗。现行的法规条例均未对移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规范问题作出明确、统一的规定,企业和消费者在经营和消费过程中的正当权益都不能得到准确有效的维护。   互联网医疗行业主要包括预约挂号、在线问诊、医药电商等几大板块的服务,互联网服务商利用移动终端和以互联网为载体,开展健康咨询、疾病评估、挂号缴费等医疗健康服务。但是由于对虚拟网络的高度依赖性,造成其具有很大的现实危险和法律风险。其中以在线问诊在法律上所引起的争议和讨论最多,患者只通过互联网在线或移动医疗软件向医生传送自身患病或者身体不适等信息,既没有通过专业的医疗设备检查,也无医生的当面诊断,这样很容易造成误诊或延诊,会给患者的人身和财产带来极大地损害。同时在线解答医生和专家的资质及身份也难以得到保证,很容易造成医疗事故。政策监管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移动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3]   2009年卫生部发布的《互联网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曾明确规定从事医疗保健信息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商不得为客户提供网上诊断和治疗服务。这就表示在线问诊的医生并不能给患者作出诊断,开具处方,而只能给患者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意见,以及提醒患者一些注意事项。而且医疗机构进行医疗保健信息服务之外的诊疗活动也必须依法进行登记,领取职业许可证,在没有取得相关资质的情况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从事在线诊疗活动。   而在2014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中也明确规定只有医疗机构才具有进行远程在线医疗的资质,并且要求进行远程医疗的医生只能在其工作的本单位进行。而此意见中所指的远程医疗服务是指医疗机构邀请其他医疗机构运用通讯及网络技术,为其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4]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对于互联网医疗服务相关的法律政策规定还处于基础阶段,远远滞后于该行业蓬勃发展的现状,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阻碍了其发展的脚步。一方面因为没有明确的行业标准造成了行业内成员资质良莠不齐,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能得到保证,影响行业的未来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对医生多点执业和互联网企业从事在线诊疗活动的诸多限制,造成互联网医疗行业最关键的一环---在线诊疗服务不能有效顺畅地得到实施,甚至会造成有些企业打着法律的擦边球冒险为客户提供诊疗服务,使得消费者的正当利益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因此,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以及促进我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亟待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完善相关的行业标准和政策法规。   二、国外相关监管政策的考察与借鉴   有关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法律监管问题,我们可以借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