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风量配比研究.doc
关于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风量配比研究
摘要:煤炭开采量不断增加,瓦斯涌出量也不断增加,由于瓦斯积聚带来的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探索新的通风方式刻不容缓。我国出现最早的是U型通风系统,但是U型通风方式已不能满足煤炭开采的安全需求。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是在U型通风方式的基础上而改良的一种方式。文章对U+L型通风方式的风量配比进行了研究。
中国 8/vie
关键词: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风量配比;瓦斯涌出量;煤炭开采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D724 :1009-2374(2017)04-0越高。U+L两进一回的通风方式很好地改善了U型通风方式瓦斯积聚的问题,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通风方式。风量配比直接决定着通风方式的性能,不同比值的进风量对采空区流场及瓦斯的运移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下面我们主要根据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的特点对其最佳风量配比进行研究。
2 关于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
2.1 概念
U+L型两进一回通风方式是一种在煤炭采集工作面的上下共设置“两进一回”三条风巷,将其中一侧设为主进风口,另一侧的两条巷道分别设为副进风口及专用排瓦斯尾巷,从而通过这三条风巷实现矿井下的通风管理的通风方式。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适用于瓦斯涌出量较大的开采工作面。
2.2 原理
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的工作原理为:当主、副进风巷同时进风时,副进风巷靠近工作面的那一端的部分会变为回风巷,尾巷与回风巷之间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为60~100m)施工联络巷,并予以封闭。随着工作面的前移,滞后于工作面的联络巷会依次打开,流经工作面的污风及少量采空区的漏风则会通过回风巷与联络巷进入到瓦斯尾巷,从而完成采空区瓦斯的排放。
2.3 优点
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不仅增加了开采工作面的风排瓦斯量,并且有效地改善了U型通风系统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问题。这种通风方式凭借着风量少但排放瓦斯量大、安全性高的优点,在高瓦斯矿井工作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3 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风量配比的研究
风量配比主要是指主副进风的风量比,风量配比在尾巷中瓦斯浓度的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风量配比不仅能保证工作面有充足的通风量,同时也能使回风巷及尾巷的瓦斯浓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3.1 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风量的计算
一般来说,瓦斯涌出量分为从开采工作面涌出的瓦斯量和从采空区涌出的瓦斯量,所以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的风量计算为:
那么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的总进风量为:
式中:a是指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百分比(%);b是指采空区瓦斯涌出量的百分比(%);q是指U+L两进一回通风方式的绝对瓦斯涌出量(m3/min);k1是指开采工作面瓦斯涌出的不均衡系数(为正常生产条件下连续一个月内,日最大绝对瓦斯涌出量与月平均瓦斯绝对涌出量的比值,一般取值为1.2~2.1);k2是指开采工作面的漏风率(即为从工作面漏向采空区的风量和工作面进风量的比值,%);x是指工作面的瓦斯浓度(%);y是指尾巷的瓦斯浓度(%)。
3.2 不同风量配比情况下采空区的漏风状况
由于采空区内垮落的碎石岩块及煤块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空间中的分布并不是均匀的,从而松散煤块中的流场比较复杂。当把采空区内的风流看作是不可压缩流体在三维空间的非线性渗流时,其定律公式为:
式中:E是指渗透率(m2);是指压力坡度;v是指运动粘性系数(m2/s);Dm是指平均调和粒径;V是指采动裂隙椭抛带的风速(m/s);n是指采动裂隙椭抛带的孔隙率;是指渗流速度(m/s);g是指重力加速度;β是指多孔介质粒子形状系数。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流体动力弥散定律可得,瓦斯在采空区中的动力弥散方程为:
式中:c是指采空区内的瓦斯质量浓度(g/cm3);Dy是指动力弥散系数的分量(m2/s);ui是指平均流速向量的分量(m/s)。
由式(1)至式(6)可知,当工作面的总进风量Q3值一定时,当主进风和副进风的风量配比为2∶1时,副进风巷不仅风量较大,而且能位也比较高,而主进风巷的压差较低,从而导致工作面漏向采空区的风量较大,通过工作面的风量较少,使得系统上隅角内的瓦斯无法扩散;当主进风和副进风的风量配比为3∶1时,副进风巷端头的能位高于采空区内的能位,因此副进风巷与采空区之间便形成了一定的压差,使得系统上隅角的瓦斯会向采空区内移动。另外,由于此时主副进风巷之间的能位差较大,因此工作面漏向采空区的风量较少或无,通过工作面的风量则较大,副进风巷端头的瓦斯也可以被扩散。在此种风量配比下,系统上隅角的瓦斯浓度将会被控制;当主副进风巷的风量配比为4∶1时,主副进风巷之间虽然会形成相应的压差,但是这种压差会使得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管理与运行机制研究.doc
- 信息技术嵌入大学英语口语课堂动态评价模式构建.doc
-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师生兴趣的研究.doc
- 信息技术打造“做思共生”的科学课堂.doc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讨.doc
- 信息技术教学与电子白板的和谐交互研究.doc
- 信息技术条件下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研究.doc
- 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和方法的研究.doc
- 信息技术环境下校本课程教学模式的尝试与思考.doc
- 信息技术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doc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3【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9【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1【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4【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8【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4【单元测试·提升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3【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版+解析).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7【速记清单】(原卷版+解析).docx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分层作业设计 2.2 三角形的面积(附答案).docx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单元速记•巧练Unit12【单元测试·基础卷】(原卷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