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重叠综合征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重叠综合征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儿童重叠综合征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作者:崔湘君,袁宝强,程华,戴园园,樊秋萍 【关键词】 重叠综合征;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1 病例报告 患儿,男,12岁,学生。因“发热20多天伴胸闷2~3天”于2004年9月1日入院。患儿体温多在38~39,呈连续性,退热药可暂降体温。入院前2~3天胸闷明显,尤其是仰卧时。病程中伴有双侧掌指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酸痛,上肢上举困难,下蹲后站立困难。肩关节周围肌肉和大腿肌肉酸痛明显。外院多种抗生素无效。无明显消瘦,偶咳,无畏光,无头痛和呕吐;精神食欲差,大小便外观正常。入院查体:T 39.6,P 104次/min,R 36次/min,BP 105/75 mmHg(1 mmHg=0.133 kPa),体重37 kg,精神稍萎,面部鼻翼两侧、右侧太阳穴周围、背部等处可见暗红色粟粒疹,压之褪色。颈部两侧、腹股沟、腋下可触及黄豆大小的淋巴结,无压痛。心前区可闻及~级收缩期杂音,传导局限。两肺(-)。腹部软,腹腔积液征(-)。双侧髋关节、膝关节、肘关节压痛,上下肢远端肌力级、近端级,肌张力正常,NS(-)。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7×109/L,红细胞2.02×1012/L,血红蛋白58 g/L,血小板92×109/L;红细胞沉降率:135 mm/h;尿常规:蛋白+,隐血++,WBC+, WBC管型1~2/LP,混合管型3~5/LP,颗粒管型3~5/LP;24 h尿蛋白定量0.44 g/L;24 h尿肌酸定量1060.6 μmol/L;血生化:AST 208 U/L,LDH 899 U/L,CK 1882 U/L,HBDH 650 U/L,CK-MB 28 U/L;肾功能和电解质正常;抗“O”正常;血培养(-);血黏蛋白升高;IgG升高、IgA升高,补体C3降低、补体C4降低;抗核抗体(ANA)180;ssDNA-Ab140;GBM-Ab(肾基底膜抗体)阴性;抗U1RNP(-),抗Sm(+),抗SSA(-),抗SSB(-),抗Scl-70(-),抗Jo-1(-),抗rRNP(+),抗DE(+),抗DE-53(-),抗RA-54(-);乙肝(-);狼疮细胞(-);骨髓显示粒细胞明显增生,形态正常;心脏彩色超声正常;腹部超声显示少量腹腔积液、双肾实质回声增强;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肾穿刺结果:病理诊断:符合狼疮性肾炎(4-Sa)型,活动积分5分(0~24分),慢性积分0分(0~12分),弥漫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主要为系膜增生,图1)。 诊断:重叠综合征(皮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治疗 :在一般支持治疗基础上,先后给予甲基强的松龙、环磷酰胺、丙种球蛋白等治疗,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各临床表现逐步缓解,各化验指标恢复正常后减药出院,继续门诊随访治疗。 2 讨 论 重叠综合征是指同一个患者同时或先后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结缔组织病。根据大藤真和铃木辉彦的分类,重叠综合征可分为型(同时合并型)、型(轻时型或移行型)、型(不完全型)[1]。一般来说重叠综合征大多见于中年以上,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而儿童相对少见,并且由于儿童的重叠综合征临床表现形式多样,容易误诊和漏诊。研究表明结缔组织病的重叠通常发生于传统的6个结缔组织病间,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硬皮病、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2]。但是,目前对重叠现象的认识已不局限于结缔组织病,而扩展为结缔组织与近缘病,如白塞病、干燥综合征、结节性脂膜炎和韦格内肉芽肿病间发生重叠,此外也与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桥本甲状腺炎、溶血性贫血等发生重叠。临床上以2个结缔组织病重叠为多见。本例患者系统性红斑狼疮表现为面部皮疹(不典型)、关节痛、有腹腔积液、血常规示三系减少、尿常规存在管型、抗Sm(+)、抗核抗体均阳性。皮肌炎表现为四肢近端肌力降低、面部皮疹(不典型)、血清骨骼肌酶升高、肌电图呈肌源性损害。对比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标准及Bohan1975年皮肌炎的诊断标准,本例患者SLE和皮肌炎的诊断分别成立,因而儿童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完全成立。本病易与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相混淆,重叠综合征的诊断必需是完全符合该2种或2种以上的结缔组织病的诊断标准,而混合型结缔组织病是指同时(或先后)具有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系统性硬化症(PSS)、皮肌炎等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但并不符合其中某一疾病的诊断,且患者具有血清高滴度抗核糖体核蛋白(RNP)抗体及高滴度斑点型抗核抗体。病情较轻,内脏损害(尤其肾脏)少;对皮质激素 治疗 反应好;预后良好;实验室检查需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抗RNP抗体阳性呈高滴度(11024);抗Sm抗体阴性;ANA阳性,呈斑点型;免疫病 理学 示皮肤表皮棘细胞核荧光染色体阳性。故此类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体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严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