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周血端粒酶在高血压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
外周血端粒酶在高血压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钢 李欣 欧阳耀灵 李梦秋
【关键词】 端粒酶
【摘要】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心脏重构中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及联合降压 治疗 对其活性改变的 影响 。 方法 采用端粒酶TRAP-Hyb Kit法检测外周血端粒酶活性,EH42例,老年正常体检者36例对照,并予联合降压治疗半年后复查端粒酶。结果 端粒酶EH阳性26例,老年正常体检者阳性3例,两者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经降压半年后复查,EH组仍有10例为阳性,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EH心脏重构中端粒酶呈高表达,经降压治疗血压稳定后端粒酶活性明显下降,但多个危险因子可使端粒酶持续阳性。
关键词 端粒酶 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EH)引起的心脏重构,是EH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病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重构的机制可能与心肌细胞肥大、增殖密切相关,并可使外周血中端粒酶活性增加。本 研究 拟观察EH心脏重构中外周血端粒酶活性及经联合降压后端粒酶的表达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EH组 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随机抽取住院患者EH~级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41~87岁,病程0.5~30年。合并有冠心病16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5例。
1.1.2 对照组 老年正常体检者36例,男23例,女13例,年龄62~70岁。排除了肿瘤、高血压病、冠心病、急性感染。
1.1.3 治疗情况 EH组患者入院后常规给予波依定5mg qd,洛汀新5mg qd,必要时辅以DHCT25mg qd。血压稳定后出院继续治疗,半年后复查。
1.2 方法
1.2.1 端粒酶测定 由洛阳市华美生物工程公司提供的试剂盒,抽取受检者静脉血2ml加入抗凝剂试管。采用端粒酶TRAP-Hyb Kit法检测。
1.2.2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采用χ 2 检验,治疗前后端粒酶活性改变采用t检验。
2 结果
EH组与对照组端粒酶活性对比见表1,两者对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其中EH组经波依定、洛汀新治疗半年后复查端粒酶活性前后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表1 EH组与对照组端粒酶活性比较 (略)
3 讨论
EH引起心脏重构包括心房、心室及体循环与肺循环血管,它既是高血压血流动力学紊乱及神经体液变化的后果,又是高血压病 发展 恶化的重要病理基础 [1] 。它涉及到一系列分子和细胞机制,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增殖、凋亡、胚胎基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心肌细胞外基质量和组成的变化 [2] 。其中重要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过度激活,刺激心肌细胞肥大和胚胎基因再表达,易激活细胞端粒酶活性,使其在外周血中呈高表达。
Schmieder等 研究 显示 [3] ,EH患者由于血管紧张素(Aag)增加可使心肌细胞肥厚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及胶原增多而导致左室肥大(LVH),因此能有效降压的同时又能逆转LVH的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目前 降压药中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逆转LVH作用最强,其次是钙拮抗剂 [4] ,故本组选用了洛汀新与波依定联合降压。波依定通过抑制Ca 2+ 内流,减少细胞内Ca 2+ ,并减少某些重要的内源性生长因子的释放和/或拮抗它们的促生长作用,如Aag、儿茶酚胺等能明显逆转LVH。而洛汀新通过减少Aag的生成而达到抗心肌细胞增生、阻止或逆转心脏重构 [5] 的作用。本组EH端粒酶阳性率达60%,经联合降压 治疗 半年后达25%,与国内陈慧等研究报道相近 [6] ,而恶性肿瘤患者的阳性率高达88% [7] ,很容易与EH相区别。我们认为端粒酶本质是细胞增殖活性的分子水平标志物,老年人若加速正常衰老,通过端粒缩短,可激发端粒活性增强。非EH者若有高血脂、高血糖,端粒酶可阳性,若能结合细胞凋亡等指标动态观察,对深入了解EH病因及预后将有更大帮助。
参考 文献
1 王兆禹,陈明,丁云川.高血压病患者体循环动脉重构性变化.高血压杂志,2002,10(1):37-41.
2 公慧萍,李秦云,张佩珍.倍他乐克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作用.中华误诊杂志,2002,6(13):1928-1929.
3 Schmieder RE.Langenfeld MRW,Friedrich A,et al.Aagiotensinreˉlated to sodium excretion modulates.Left ventricular structure in human essential hypetension.Circulation,1996,94:1732-1738.
4 梁远红,王晋明,张庆华.左室肥厚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