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生性牙龈炎30例临床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增生性牙龈炎30例临床分析

增生性牙龈炎30例临床分析 【关键词】 增生性牙龈炎 治疗   1 对象和 方法   1.1 对象 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患者30(男13,女17)例,年龄16~28岁. 临床表现为患牙牙龈深红色或暗红色,松软光亮,龈沟出血指数(SBI)3~5,龈缘肥厚,龈乳头呈球状增生,甚至覆盖部分牙面,龈沟探诊深度(PD)>3 mm,但未能探及釉牙骨质界;病程较长的患者牙龈颜色变浅,探诊出血减少,龈乳头和龈缘呈实质性肥大,质地较硬而有弹性. 牙石(+~),严重者龈袋可有淡黄色渗出液或脓液溢出[1].   1.2 方法 主要用以下方法治疗:(1)局部龈袋用碘化钾加30g/L氧化氢溶液冲洗,含漱剂含漱;炎症严重者给予口服螺旋霉素、甲硝唑. (2)1 wk后复诊,用超声波进行龈上下洁治,清除龈牙石,去除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刺激因素,局部冲洗上药;1 mo后若仍有炎症,可再次进行龈上下超声波洁治. (3)待牙龈组织恢复正常,再进行牙面抛光,以保持疗效. (4)3 mo后复查,如牙龈仍呈实质性肥大、PD>5 mm,则进行牙龈切除术,恢复牙龈正常的生理外形.   2 结果   治疗3 mo后30例中22例牙龈颜色恢复正常,肥大的牙龈组织完全恢复正常形态,SBI为0~1,PD为2~3 mm的73.3%;其中1 mo痊愈12例,2 mo 6例,3 mo 4例;4例经2次洁治后牙龈颜色恢复正常,牙龈组织稍显肥大,SBI为0~2,PD为3~4 mm,患者满意为13.3%;2例经2次清洁治疗后,牙龈颜色基本正常,龈乳头和部分龈缘仍明显肥大,SBI为2~3,PD为4~6 mm,行手术治疗,恢复正常约13.3%.   典型病例:女性,25岁,公务员. 1 a前牙龈开始红肿,刷牙后出血,3 mo前龈红肿、出血明显加重,饭后及夜间唾液中均有血丝或腥味,局部有胀、痒感觉,口服维生素C效果不佳. 患者未婚,否认张口呼吸习惯、牙科治疗史,否认服用苯妥英钠药物史. 口腔检查:口腔卫生一般,龈上牙石(+),牙龈颜色呈深红色,增生肥大的龈乳头呈浅红色,表面发亮;龈缘肥厚,龈乳头肥厚或呈球状;SBI为3~5,PD为3~6 mm,但未探及釉牙骨质界. 龈下牙石(+~),牙齿松动不明显. x线检查牙槽未见吸收. 全身健康状况良好,血常规检查正常. 诊断:增生性牙龈炎. 治疗方法:(1)口腔卫生宣教,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注意休息,适当调节精神状况;(2)局部用碘化钾加30 g/L过氧化氢溶液冲洗龈袋后,置碘液;口服螺旋霉素0.2 g,4次/d,甲硝唑0.4 g,3次/d,复合维生素B 2片,4次/d,口洁素含漱1 wk. (3)1 wk后复诊,用超声波仪进行龈上下洁净治疗,同时局部冲洗上药. (4)1 mo后因部分牙龈仍有红肿,再次进行洁净治疗. (5)1 wk后牙龈组织基本恢复正常,再进行牙面抛光,以保持疗效. 治疗10 wk,牙龈颜色基本恢复正常.   3 讨论   本文 治疗 增生性牙龈炎结果表明,这种 方法 是有效并可在临床 应用 的方法,且疗效与已有报道一致[2-4]. 牙龈炎是指龈缘及龈乳头的发炎. 可见明显充血、肿胀. 发炎如果是由于学龄儿童不注意口腔卫生、或由于牙石和石垢的刺激引起,充血肿胀的牙龈虽不疼痛,但触之出血,医学上称为不洁性龈炎. 此外身体缺乏维生素C和复合维生素B可引起牙龈炎症反应. 增生性牙龈炎主要是青少年时期组织生长旺盛,对局部刺激易发生增殖性反应,对口腔卫生不够重视,内分泌改变等诸多因素,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敏感性增加,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淤血,炎症细胞和体液渗出增多,加重了局部炎症反应;内分泌的改变也可 影响 组织的新陈代谢,从而改变牙龈对菌斑的反应. 精神紧张与牙周疾病的关系是 自然 状态下的一种慢性过程,而不是一时的结果[1]. 由于牙龈炎病因明确,牙菌斑是发病的致病因素,且病变只局限在牙龈. 因此,除去病因,消除菌斑,即可得到明显效果. 病情轻者,通常采用洁治术(洗牙)彻底清除牙石,控制菌斑,牙龈红肿、出物治疗或口服抗菌药物. 发生牙龈增生者,则需施行牙龈成形术,即切除部分牙龈,恢复牙龈生理外形. 经过上述治疗,牙龈炎症状消除和牙龈形态恢复后,为保持和巩固疗效,必须坚持每天认真和合理刷牙,彻底清除牙菌斑. 【 参考 文献 】   [1] 张举之. 口腔内 科学 [M]. 3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29-150,159-186.   [2] 万 龙, 宋 娟. 综合性 医院 口腔科急诊2 083例临床 分析 [J]. 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5):634.   [3] 陈建灵,周 苗.运用反佐法治疗牙龈炎200围临床 研究 [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10):26-28.   [4] 粱 丽.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