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问题诊断,借题突破 第二章 2回归语境,翻译当先理解课件
解析 本题3分,“木”“土”的活用1分,“颠”1分,大意1分。得分点“颠”是难点所在,学生可能会误译为“癫狂”“颠簸”,而正解当为“跌落”。依据前文“巢于木”的提示,这“木处”便是在树上住,既是在高处,就有跌落下来的危险。学生译为“癫狂”可能是由“病”推测出来的,但这不符合事理逻辑,“住在高处”与“人精神疯癫”无法建立因果联系。 学生译为“颠簸”或是“摇晃”,与“在树上住”有一点点联系,但依然不合理,因为“圣人为屋以居,冀免乎二者之患而已矣”,这句中的“患”是“灾祸”的意思,“颠簸”不足以成为“灾祸”,“跌落”才是让人们害怕的事。全句应翻译为:在树上居住会跌落,在洞穴里居住会生病。 边练边悟4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臣亦闻古之善观人国者,如良医之切脉,知其受病之处而逆其必殒之期,初不为肥瘦而易其智。官渡之师,袁绍未遂弱也,曹操见之以为终且自毙者,以嫡庶不定而知之也。咸阳之都,会稽之游,秦尚自强也,高祖见之以为当如是矣,项籍见之以为可取而代 之者,以民怨已深而知之。盖国之亡,未有如民怨、嫡庶不定之酷,虏今并有之,欲不亡何待!臣故曰“形与势异”。惟陛下实深察之。 (选自《美芹十论》) 译文: 国家灭亡时,一般没有像百姓心怀不满、没有确定嫡子还是庶子接班这样残酷的,但是敌人现在这两种情况都有,想不灭亡还等待什么时候! 参考译文 我又听说古时候善于观察别人国家的人,就像优秀的医生切脉一样,知道病人生病之处并且能预料到他死亡的日期,一点也不因为这病人的胖或瘦就改变了自己的诊断。官渡之战时,袁绍的军队并没有立即减弱,曹操见了袁绍,认为袁绍最终一定会自取灭亡,是从袁绍还未确定嫡子还是庶子接班的问题上看出来的。秦始皇 在咸阳建都,到会稽游玩,那时秦王朝还很强大,可是刘邦见了就认为今后自己也应当像这样,项籍见了就认为自己可以取而代之,这是从当时百姓心怀不满已深的现象中看出来的。国家灭亡时,一般没有像百姓心怀不满、没有确定嫡子还是庶子接班这样残酷的,但是敌人现在这两种情况都有,想不灭亡还等待什么时候!所以我说“形与势不同”。希望陛下实实在在地仔细考虑这件事。 (二)关注句子结构 关注句子结构即要关注句子内部词语的搭配,以辨明词性或活用的情况。如果上下文语境中有对称结构,也需要重视和关注,它能帮助我们辨明词性或推断词义。 1.句内搭配 例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014年高考辽宁卷节选) 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注]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5分) (选自《宋史·赵立传》) 注 张敌万:盗贼首领。 解析 本题5分,“窟穴”1分,“通”1分,“梗”1分,大意2分。要落实得分点“窟穴”,需关注句内词语搭配。“贼张敌万窟穴其间”一句中没有动词,该句句式上既然不是判断句,就必然要有一个词活用为谓语动词。“贼张敌万”适合作主语;“其间”是方位词,常作状语;名词“窟穴”便承担起动词的职责,译为“建造巢穴”;“其间”前需相应地补充介词“于”,介宾结构作后置状语修饰“窟穴”。全句应翻译为: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阻塞。 2.句间对称 例 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世之称者,曰谨厚、曰廉静、曰退让。三者名之至美者也,而不知此乡曲之行,非所谓大人者也。大人之职,在于经国家,安社稷,有刚毅大节,为人主畏惮;有深谋远识,为天下长计;合则留,不合以义去。身之便安,不暇计也;世之指摘,不敢逃也。(3分) (选自《名实说》) 解析 本题3分,“身”1分,“指摘”1分,大意1分。“指摘”这一动词沿用至今,比较容易翻译;“世”也相应地译为能实施批评行为的“世人”。而得分点“身”容易被误译为“身体”,这是对句间对称关注不够。“身之便安”和“世之指摘”对称,“身”和“世”都应指人,与“世人”相对的便是“自身”。全句应翻译为:自己的安适,无暇考虑;世人的批评,不敢逃避。 边练边悟 5.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孔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又云:“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观也已。”然则可俭而不可吝已。俭者,省约为礼之谓也;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今有施则奢,俭则吝;如能施而不奢,俭而不吝,可矣。 译文: 俭省,说的是为了礼仪而节省;吝啬,说的是对那些处于困难危急情境的人也不体恤。(要点:“之谓”为宾语前置句。) 参考译文 孔子说:“奢侈了就会变得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专题05 杜甫诗三首课件(提升版)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专题07 李商隐诗两首(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专题05 杜甫诗三首课件(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3.ppt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专题08 寡人之于国也(讲)(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专题09 劝学(测)(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2017届高中语文 专题09 劝学(练)(基础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doc
- 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问题诊断,借题突破 第五章 12事迹、特点概括分析题:准确概括,分析具体课件.ppt
- 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问题诊断,借题突破 第二章 4文意通顺,翻译满分方有保证课件.ppt
- 2016版高考语文大二轮总复习 问题诊断,借题突破 第二章 3抓住关键,把三大采分点翻译到位课件.ppt
-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基梳理+助学提升)第7章 第3讲《化学平衡移动》课件.ppt
- 2016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考基梳理+助学提升)第7章 第1讲《化学反应速率》课件.ppt
- 2016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题型突破巧解化学理论综合类习题课件.ppt
-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第2讲 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课件 文.ppt
-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第1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课件 理.ppt
-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第1讲 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课件 文.ppt
- 2016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七 第2讲 分类讨论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课件 理.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