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章---烟气的产生、蔓延和控制要点
排烟防火阀的设置原则—— 1、在排烟系统的排烟支管上,应设排烟防火阀。 2、排烟管道进入排烟风机机房处,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动。 3、在必须穿过防火墙的排烟管道上,应设排烟防火阀,并与排烟风机联动。 4、安装在排烟管道上的排烟阀,平时处于常闭状态。火灾时通过火灾探测器或电信号打开,并联动排烟风机启动。 1、概念—— 用不燃材料制成,垂直安装在建筑顶棚、横梁或吊顶下,能在火灾时形成一定的蓄烟空间的挡烟分隔设施。 2、形式—— 挡烟垂壁有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 3、挡烟垂壁的设置要求—— (1)顶棚高度不同时,挡烟垂壁的下垂有效高度hy,应从较低的顶棚面上起算,对地上建筑物hy?50cm;对地下建筑物hy?80cm。 (2)顶棚材料为易燃材料时,挡烟垂壁的下垂有效高度hy,仍然按顶棚面起算,但垂壁应向上延伸到楼板上,使顶棚内实现隔烟。 (3)顶棚材料为难燃或非燃材料时,挡烟垂壁无须向上延仲到楼板上,其下垂有效高度hy,按顶棚面起算。 (4)对于格栅式顶棚,由于顶棚本身不隔烟,所以挡烟垂壁应该设置在顶棚内,其下垂有效高度应从楼板底面起算。 (5)如在顶棚某处下垂一梁式构造,其高度超过挡烟垂壁的有效高度hy,而宽度小于顶棚总宽度的十分之一,这种垂梁可视为挡烟垂壁,又称为挡烟梁 建筑消防安全——烟气的产生、蔓延和控制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土木工程系 烟气的产生、蔓延和控制-* 第3章 烟气的产生、蔓延和控制 3.1 烟气的产生 (1)火灾伤亡。。。 (2)烟气控制。。。 (3)防烟分区。。。 (4)防排烟系统 。。。 1、烟气的概念 2、烟气的组成 3、产烟量 烟气升起 烟气飞升 烟气缭绕 为人员疏散提供安全环境; 控制和减少烟气从火灾区域向周围相邻空间的蔓延; 为火灾扑救人员提供安全保证; 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帮助火灾后烟气的及时排除 烟气控制 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的系统。 排烟系统是指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排烟方式,使烟气沿着对人和物没有危害的渠道排到建筑外,从而消除烟气的有害影响。 排烟有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两种形式。 排烟窗、排烟井是建筑物中常见的自然排烟形式。 机械排烟的方式可克服自然排烟的局限,能够有效地排出烟气。 以我国新建高层宾馆为例,客房放置两张床、写字台、沙发、软椅茶几、木门壁橱等+床垫及床上用品、地毯、窗帘等。 相当于30~40kg/m2的标准木材,即平均火灾负荷密度为30~40kg/m2。 一般木材在300℃时,发烟量约为3~4m3/g,即3000~4000m3/kg。 典型客房面积为18m2,一客房内可燃物按木材的发烟量为2205000m3。 发烟量不损失,可充满像北京长富宫饭店主楼(高90m,标准层面积960m2)类似的高层建筑24座。 3.2 烟气的特征参数 1、温度 2、烟气的减光性 3、烟气的光密度 4、火场能见度 5、烟尘颗粒大小及粒径分布 3.3 烟气的危害 1、高温烟气携带并辐射大量的热量 2、缺氧 3、烟气的毒害 4、火灾烟气中能见度降低的危害 200 2000 3% 14% 火灾时疏散条件 10 ? ? ? ? 20 45~54 110~135 135 270 50 ? ? ? ? 100 400~500 1500~2000 4000 13000 5000 ? 4% 4% ? 1.1%~1.7% 3%~4% 5%~6.7% ? 20% 6% 一天8h,一周40h的劳动环境中容许浓度 闻到臭味 刺激咽喉 刺激眼 咳嗽 接触数小时安全 接触l h安全 接触30min~1h危险 接触30min致死 接触短时间致死 细胞呼吸停止,头晕,虚脱,意识不清。 阻碍血液的输氧能力,头痛,肌肉调节障碍,虚脱,意识不清。 吸气中O2的分压力降低,引起缺氧症,呼吸困难,弱刺激,窒息。 因对机体组织供氧量降低而造成精神、肌肉活动能力降低,呼吸因难,窒息。 毒的作用 HCN(10-6) CO(10-6) CO2(%) O2(%) 气体 化学窒息性 单纯窒息性 分类 3.4 建筑火灾烟气的蔓延 1、烟气流动与蔓延过程 3、建筑火灾蔓延的方式 4、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 2、烟气流动与蔓延过程的动力 建筑火灾烟气流动与蔓延过程动力 烟囱效应 外界温度较低时,在建筑物的竖井内,空气通常自然向上运动,这一现象称为烟囱效应。 正向烟囱效应:外界温度低,内部温度高 逆向烟囱效应:外界温度高,内部温度低 建筑火灾中的烟气蔓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烟囱效应。 外部风作用 在背风面:外部风产生的负压会抽走着火房间烟气,缓解烟气蔓延 在迎风面:外部风作用驱动烟气在着火楼层内迅速蔓延,扩大烟气危害。 膨胀作用和浮力 膨胀作用:对于有多个门(窗)敞开的着火房间,其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颈椎病的MRI诊断PPT课件.ppt VIP
- 卵巢过度刺激课件.pptx VIP
- 四年级劳技教案——上.docx VIP
- 雅思高频英语单词汇2(附习题答案)4000 Essential English Words Book 2.pdf VIP
- 2021年4月自考00143经济思想史试题.docx VIP
- RAZ-AA分级阅读学前英语绘本Farm Animals(可打印成册).pdf
- 美术基础知识课件PPT.pptx VIP
- 2023年4月 自考 00143 经济思想史 试题.doc VIP
- 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5版) .pdf VIP
- 江苏省2022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数学试卷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