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大纲-01中国音乐文化研究大纲.docVIP

西北师范大学考研大纲-01中国音乐文化研究大纲.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中国音乐文化研究》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 xxx) 学院名称(盖章): 音 乐 学 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编 制 时 间: 2014年 07月 10日 《中国音乐文化研究》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xxx) 一、考核要求 《中国音乐文化研究》是“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一个研究方向,和“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相比,它更加注重对传统音乐理论的挖掘与研究,因此也就更加重视音乐形态的分析、归纳与提炼。和“中国音乐史研究”方向相比,它则更加重视音乐史学中有关古代音乐,尤其是乐学的史料与记录。因此,他要求研究者在音乐形态、音乐史、音乐考古、音乐文献以及乐学、律学和古汉语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以便能在较为厚实的基础知识上,研究和提炼中国传统音乐的基本构成规律与特点。 二、考核评价目标 1.准确地掌握并论述相关的学科知识。 2.熟悉与学科相关的专业术语和有关概念。 3.具备初步的各类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的分析能力。 4.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炼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思想。 5.熟悉《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民族音乐》以及《中国音乐史》的基本内容和相关要点。 试卷分值及考试时间: 1.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约:20-30分左右; (2)简 答 题:约40分左右; (3)论 述 题: 约20-30分左右; (4)分 析 题:约20分左右; 各题的成绩比例根据每年的实际试题进行适当的调整。 复试主要参考书目: 1.《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杨荫浏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2.《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杜亚雄编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3.《中国民族音乐》,王耀华主编,上海音乐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三、考核内容 绪论 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 中国音乐起源与夏商时期的巫乐文化 第一节 音乐起源——一个众口纷纭而又不得不说的艺术难题; 第二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文献中的上古乐史; 第三节 远古遗响——揭开上古乐史的神秘面纱; 第四节 漫漫巫风中的恒舞欢歌——夏商音乐概况; 第五节 金声玉振——夏商乐器寻踪。 第二章 宗周礼乐制度与战国时期音乐世俗化倾向 第一节 周公的制礼作乐——周代雅乐制度的奠立; 第二节 广博良易,乐教也——周代的乐教与《周礼?大司乐》; 第三节 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春秋战国之际的“礼坏乐崩”; 第四节 雅颂各得其所——《诗经》和《楚辞》中的音乐探索; 第五节 礼乐何为——百家争鸣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第六节 八音克谐——周代的乐器与乐器分类法。 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文化的变革 第一节 乐家有制氏——秦汉时期的宫廷音乐建设; 第二节 乃立乐府,采诗夜诵——乐府的创立与秦汉民间音乐的进步; 第三节 修身理性,反其天真——汉代古琴音乐的演进; 第四节 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音乐的新变与清商乐的倚靡; 第五节 古雅莫高,胡乐荐臻——西域音乐的输入与传播; 第六节 儒道兼美,双论合璧——《乐记》与《声无哀乐论》。 第四章 隋唐时期音乐文化的全面繁荣 第一节 发扬蹈厉,声韵慷慨——唐代宫廷礼乐建设与《破阵乐》源流; 第二节 堂上坐部笙歌清,堂下立部鼓笛鸣——唐代的燕乐与大曲; 第三节 席上争飞使君酒,歌中多唱舍人诗——唐代歌诗艺术; 第四节 工师愚贱安足云,太常三卿尔何人——唐代宫廷音乐机构; 第五节 百花齐放,斗艳争奇——唐代民间音乐与文人音乐(含敦煌曲谱、俗讲、变文等); 第六节 取来歌里唱,胜向笛中吹——唐代音乐表演艺术家及其音乐理论。 第五章 宋元时期音乐文化的雅俗分流与市民音乐的兴起 第一节 声诗间为长短句——宋代词乐的体制; 第二节 自作新词韵最娇——宋代词乐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何不与君指上听——宋元时期的器乐创作; 第四节 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宋代的市民音乐; 第五节 搜炼古今,博采沉奥——宋元时期的音乐思想与音乐理论著作。 第六章 明清时期中西音乐的交汇与融合 第一节 师夷长技——明清间的中西音乐交流; 第二节 风虎云龙,万国来同——学堂乐歌的兴起与发展(沈心工、曾志忞、李叔同); 第三节 愈趋愈卑,新奇叠出——花雅之争与京剧的兴起; 第四节 死水微澜——明清时期的宫廷音乐与文人音乐; 第五节 绿洲明珠——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音乐。 第七章 中国古代戏曲音乐文化 第一节 宋人词益以里巷歌谣——宋元时期南戏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传奇犹宋戏曲之变——群星璀璨的元杂剧; 第三节 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

文档评论(0)

dllk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文库主要涉及建筑、教育等资料,有问题可以联系解决哦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3302032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