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18世纪文学要点
2、歌德与中国 在德国,有人尊歌德为“魏玛的孔夫子” 在歌德的私人收藏品中,有一把精致的中国纸伞、一个装着火绒的小漆盒、一个面带微笑坐着的小石人儿和两枚乾隆通宝…… 1781年8月28日,为庆祝歌德32岁生日,魏玛宫廷用迈宁根公爵格奥尔格从巴黎带回的中国皮影,演了一出名为《米涅华的诞生、生平和业绩》的中国风格的戏。 1818年,歌德在汉学家克拉普洛特(Heinrich Julius von Klapproth,1783-1835)指导下学习中国书法,并从图书馆借来中文手稿和印刷字板(Druckstock)观摹,后还在魏玛宫中当众表演书写汉字。 1827年1月,歌德再次阅读《好逑传》并仔细地读完,在31日与艾克曼的谈话中,他对中国文学的特点做了分析,指出“诗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的小说“并不像人们(包括艾克曼)猜想的那样奇怪。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感情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艾克曼问,《好逑传》“在中国算不算最好的作品?”歌德回答,“绝对不是,中国人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 1827年2月初,歌德接连几天研究和阅读中国诗体小说《花笺记》,称之为“一部伟大的诗篇”。5月,歌德又读了另一部中国小说《玉娇梨》的法译本,并写了很多评注。在《花笺记》和《玉娇梨》的启发下,歌德同年的5月和8月,创作了他著名的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正是在这些阅读体验下,歌德提出建立民族文学,并在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世界文学概念由此产生。 ——《歌德谈话录》 3、创作成就 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1774); 抒情诗和叙事谣曲:《迷娘》、《流浪人的夜歌》等; 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795—1829) ; 诗剧:《浮士德》(1749—1832)。 歌德的文学地位: 民族诗人:歌德启发了德国人民民族意识的觉醒,反映并批判了德国社会生活。 全世界诗人:歌德使德国文学列入世界文学宝库,成为欧洲有代表性的诗人,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 欧洲四大名著:荷马《荷马史诗》、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莱特》、歌德《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 青年男子谁个不善钟情? 妙龄女人谁个不善怀春? 这是我们人性中的至洁至纯; 啊,怎样从此中有惨痛飞迸! 可爱的读者哟,你哭他,你爱他, 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声名; 你看呀,他出穴的精灵正在向你耳语: 请做个堂堂男子,不要步我后尘。 ——郭沫诺译本 是一部书信体小说 诗剧《浮士德》 《浮士德》是歌德的一部代表作,他写这部巨著,前后曾用了60(1770—1831)年之久。 浮士德形象源于16世纪德国民间传说,传说中的浮士德是一个游方术士,用魔术吸引观众。他和魔鬼签订合同,以灵魂换取生前的享乐。最后被魔鬼引入地狱。 英国剧作家马洛将传说改编为剧本《浮士德博士的悲剧》(1588),描写为一个正面学者。 歌德受马洛影响,把浮士德塑造成一个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 第一阶段:学者生活——知识需要 浮士德追求的知识是中世纪的学问,他不满足,要走出书斋。 第二阶段:爱情生活——情欲需要 浮士德与葛丽卿恋爱失败,情欲不能开创个性解放的道路。 第三阶段:宫廷生活——社会活动需要 浮士德为宫廷服务,统治者只是把他当作开心取乐的魔术师。 第四阶段:艺术生活——美的需要 浮士德发现了古典美,与古典美的代表海伦结合。但海伦认为“幸福与美不能长久结合”,离开了浮士德。浮士德对美的追求破灭。 第五阶段:劳动生活——自我成就需要 浮士德围海造田,改造自然。创造性的劳动生活,使他感到欢乐和满足。 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巨人典型,体现出自强不息、永远探索、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也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几百年欧洲时代精神的概括,后人称之为“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精神”和“浮士德难题” “浮士德精神”是指在追求真理过程中,永不满足,不断完善自我,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实质和内容主要有三点:重视实践和现实;永不满足于现实;不断追求真理。从形象学来说,他概括了西欧资产阶级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300年来间的精神探索。整个一部浮士德给我们的启示是他把艺术上升到了一种浮士德精神,一种内在的自主驱动力。从小我到大我进取,超越自己的能力和极限,去完成伟大的历史使命。 “浮士德难题”其实是人类共同的难题,它是每个人在追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时都将无法逃避的“灵”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