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外渗的处理8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外渗的处理8月

药物外渗的处理及预防 2015.8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当药物外渗时轻者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外渗时也要处理妥当,避免给病人增加更多的痛苦。 发疱性化疗药物 氮芥 阿霉素 表-阿霉素 柔红霉素 吡喃阿霉素 更生霉素 光辉霉素 放线菌素 丝裂霉素 长春 新碱 长春花碱 长春地辛 长春瑞滨 刺激性化疗药物 卡氮芥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 氮烯眯胺 足叶乙 甙 鬼臼乙甙 米托蒽醌 卡铂 顺铂 草酸铂 羟 基喜数碱 紫杉醇 氟尿嘧啶 非刺激性化疗药物 左旋门冬酰胺酶 阿糖胞苷 甲胺喋呤 平阳霉素 硫鸟嘌呤 常用药物外渗的处理 1、一般肿胀:输入的一般性药物维生素类给以热敷即可,常用热水袋、湿热敷、温度在50℃左右,10-15分钟观察皮肤情况。 也可给予25%一50%硫酸镁或75%一95%酒精热湿敷,硫酸镁效果比较好但冷结晶。喜疗妥膏剂使用方便。局部组织出现大片红肿,沿血管出现条索状的红线,局部肿痛。抬高患肢增加热敷擦药的次数。  2、输入特殊药物时(甘露醇 七叶皂 多巴胺),化疗药物、升压药、高渗性药物等不管是否出现红肿炎症反应应立即采取封闭治疗。 3、药物外渗时最好先用注射器连接头皮针将药物回抽,减少药液在局部组织的渗出量,降低渗出液对组织的损害。根据药物性质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 4、局部封闭:用5-10ml注射针头,在红肿皮肤的边缘呈点状或扇状封闭。进针深度以15—20°为宜,注射药物量以能使红肿范围明显突出皮肤,进针长度以针尖最好在红肿的正中处,使药物均匀地向四周扩散。根据情况2—3天封闭1次,一般封闭3—5次。  5、血管收缩药: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等,立即用654—2药物热敷或一般热敷;0.9%生理盐水5ml+酚妥拉明5mg局部封闭。 6、钙剂:热敷;1%利多卡因2ml+生理盐水2ml-5m1或1%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2ml-5ml局部封闭。 7.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肿痛、肿胀、坏死。 8.药物外渗引起局部水疱 水疱小未破溃的尽量不要刺破,可用碘伏外涂;水疱大的,碘伏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水疱里的渗出液,再用碘伏外涂。   * 药物的分类 常用药物及特殊用药:如:甘露醇 七叶皂 多巴胺 化疗药物:根据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损害程度分为三类 A发疱性药物: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的药物,是必须高度警惕的一类药物 B刺激性药物:外渗后引起局部组织灼伤或轻度炎症而无坏死的药物 C非刺激性药物:外渗后不对组织产生不良反应 药物外渗的预防 1.1提高穿刺成功率 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穿刺是避开关节,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采用保护性约束,有家属陪伴的教会家属正确的照顾方法,同一静脉尽量避免多次反复穿刺。 药物外渗的预防 1.2血管的选择 首先,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其次,评估静脉血管的弹性、粗细及位置,根据血管选择合适的头皮针。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尽量使用留置针,使用留置针时选择直的血管,因留置针导管柔软,不宜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留置针一般可保留3~5天,避免反复穿刺,保护了血管。 药物外渗的预防 1.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注意事项 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持续输入多巴胺、间羟胺时,应用留置针建立两条静脉通道,每隔2~3h交替使用,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刺激性强的药物输液前必须以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确定穿刺成功后,再输注刺激性强的药物。在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过程中,密切观察必须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