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3日(星期六)【阅读126之三(总1184】----卧读文档.docVIP

2016年9月3日(星期六)【阅读126之三(总1184】----卧读文档.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9月3日(星期六)【阅读126之三(总1184】----卧读文档

卧读 田之章《 人民日报 》(2016年09月03日12版:副刊) 不久前写过一篇《夜读》的小文。夜读说起来似乎意境很美,其实也不过是利用晚间那一段时间罢了。 一整天的正襟危坐后,晚上回到自己的一方小天地里,拉上窗帘,打开电灯,如果再要翻看几页闲书,那么第一要紧的是先放平身体、伸开腿脚,取躺倒这个姿势了。所以对我来说,夜读就是卧读,卧读也大多只有到了晚上才能进行。 正如读书不必论夜与日,读书的姿势也不必论坐与卧也。吾乡有俗语云:好吃不过饺子,舒服不过躺着。我之喜卧读,说到底只是图个安逸。再要说有什么意思,也就取一个“静”字而已。结束了白天的熙来攘往,卧读,另一种恬适宁静的生活开始了。 避开了喧嚣,放平了身体,心身都安顿下来了,可接着“读什么”的问题又来了。照欧阳修《归田录》里的说法,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但据我的经验,卧读之书,并无一定,但顶不行的恰好就是这小说。这或者是由于自己的偏好,我总以为,与夜的氛围、卧的姿态相协调的,必定是直接表情达意、拿起来就能看出意思的书,而内容离奇曲折者不与焉。因为有这样的偏见,我就不得不舍小说而取散文随笔之类了。 还有一点缘由就是,业余的读书写作,总想使看的与写的,使自己的文章与思想的面目稍微带点活气,有真情有趣味。 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平时就形成了一个习惯,到别人那里,常有意无意地想瞥一下人家的书案床头,看看那里摆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书。这一看不打紧,却有了一个发现:置于办公桌前的书,大多是与工作有关的;置于卧榻之侧的书,大多是与爱好有关的。这样一看,一个人的性情趣味便看出个八九分来。所以有人说,一个人的书房不可给人看,怕被别人看去了心思。这是有几分道理的。 接下来便是书的重量了。卧读与坐下读、站着读不同,书不能太大、太硬、太厚、太重。太大太硬则不便翻阅,太厚太重则不便持举。一些书往往是厚度大于深度,分量小于重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像一块砖头,不多久便两臂酸困,举不起来了。也有一些书思想内容都不错,就是装帧不太讲究,细字密排,顶天立地,实在不适合安放在枕头边。 “卧览床头书,睡看机中织”,“趁凉行绕竹,引睡卧看书”。卧,令人彻底放松,再加上“读”这一精神的探险与旅游,其乐为何如?但这卧读的书,须没有以上缺点才行。如果是那种俗劣的书,恐怕只能发挥“引睡”的功能。虽然在患失眠症的人而言,这种书也是值得感谢的,但毕竟不是卧读的本意了。 清代袁枚说:书非借不能读也。对我来说则是:书非卧不能读也。中年以后,腰椎和颈椎渐渐不好,“坐卧只多少行立”。长时间的读书就更非卧倒不可。说也奇怪,这几年成本大套的书竟也读了不少。虽只是走马观花粗粗翻阅一过,但回想起来,仍不能不归功于这卧读。 后来,单位建起了体育馆,同事们自发成立了一个羽毛球小组。为缓解身体的老化,我重操旧业,把业余时间分出一半给打球,就等于把卧读的时间减少了一半,并美其名曰:只有打球可以忘记读书,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球。读书与打球,差不多是我业余生活里仅有的两件事了。 【附】 夜读 2014年11月26日 09:50:29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田之章 读书,本不必论夜与日也。耽读书者,马上厕上,无时不可以读、无地不可以读也。但不知何因,总觉得夜读有一种特别之美。 夜读之美,首先在那个“夜”字上。人生在世,无人不为生计奔波劳碌。每天曳着太阳公公的胡须起来,拖着疲惫的身躯归巢,只有到了晚上,回到自己或敞亮的住宅,或逼仄的斗室,才能享受那暂时的、难得的静谧。 不但此也!夜读之美,尤以冬夜为最。“在这冬天的深夜,放下了窗帘,封了炉火,在沉静的灯光下,靠在椅上翻着白天买来的新书的心情,我是在寂寞的人生旅途上为自己搜寻着新的伴侣。”藏书家叶灵凤的话,不知是替多少人说出了夜读的心情。 寒夜里,如果再卷下一天大雪,纷纷扬扬,衬着袅袅灯光映出的一方柔和的天地,一卷在手,拥被在床,个中情味,诚有难为外人道者也。 其实,不论是夜、冬夜还是雪夜,对于读书人来说,不外有此三样用处。一是利用夜晚这难得的空闲。史载,三国时,有人对董遇说没时间读书。董说,可以利用“三余”,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有雨者时之余也”。冬夜读书,“三余”一下占俩,岂非古人“日不足,继之以夜”之意哉!而董遇的“三余”之论,也有力地堵住了一些“谓学无暇”人的嘴。读书则无日不闲,不读书则无日不忙。忙之与闲,主要取决于读与不读,别无其他。 二是享受夜晚这难得的宁静。金圣叹谓夜读为人生至大之幸福。短檠青灯,一盏如豆,颇多空灵摇曳之感。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排喧嚣于窗外;视接千载,思通万里,邀先贤于室内。“挑灯夜读书,油涸意未已”,读书读到油尽灯干,还余兴未尽,可见书中的趣味于读书人有多大了。 夜读的第三样用处,说来就有些不安分了。关于夜读,向来有“雪夜围炉读禁书”“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话流传,还有什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