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项目劣胭床意义总结.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项目劣胭床意义总结

序号 检测项目名称 简写 临床意义 1 超氧化物歧化酶 S0D 别名肝蛋白,SOD是一种源于生命体的活性物质,是生命健康之本。能消除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是人体内的垃圾清道夫,SOD在生物体内的水平高低意味着衰老与死亡的直观指标。主要应用于肝脏疾病、肾脏疾病、肿瘤、自身免疫性肝病、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等)、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血清中SOD水平的测定,观察疗效,动态监测病情变化的理想生化指标,对多种疾病具有良好的预警价值。 2 胃蛋白酶原Ⅰ PGI 胃癌普查的初筛、萎缩性胃炎、胃溃疡、HP感染的筛查 ;PGI升高见于饮食、药物的刺激或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及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PGI降低见于分泌减少或胃粘膜腺体萎缩。 3 胃蛋白酶原Ⅱ PGII 胃癌普查的初筛、萎缩性胃炎、胃溃疡、HP感染的筛查 ;其升高与胃底腺管萎缩、胃上皮化生或假幽门腺化生、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 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胃窦部疾病有关。主要用于辅助诊断评价胃部疾病。 4 α1-微球蛋白 α1-MG α1-MG测定是反应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受损的一项灵敏指标,且优于B-微球蛋白。升高:见于各种肾病导致的肾功能不全;降低:提示重度肝功能损害,见于肝病患者。 5 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G 血中NAG升高是反映肝实质受损程度的理想指标。它在尿中的升高直接反映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以及狼疮性肾炎的发生和发展,并有重要的随访意义。 6 脂肪酶 LPS 脂肪酶对急性胰腺炎诊断的特异性和灵敏性都优于淀粉酶。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增高的时间较短,而脂肪酶可持续升高10~15天;脂肪酶增高还见于胰腺癌、胆管炎。肝癌、乳腺癌的病人也会增高。 7 B因子 BF BF水平下降可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肾炎、肾病综合征、风湿性心脏病;B因子显著升高见于各种肿瘤病人。 8 游离脂肪酸 NEFA 慢性乙肝患者血浆游离脂肪水平显著升高,并且随着肝脏炎症程度的加重,游离脂肪的水平显著增高,用以判断慢性乙肝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和观察治疗的效果。 NEFA降低见于甲状腺机能减退、脑垂体功能不全。 9 甘胆酸 CG 急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升高。另外,任何原因引起的肝内或肝外胆汁排泄不畅均会引起血清甘胆酸含量增加。 10 肌钙蛋白I TnT AMI患者在胸痛开始后6-8小时升高,11.2小时达高峰,83~168小时恢复正常。是目前诊断心肌梗死最好的指标。尤其对于微小的、小灶性心肌梗死的诊断。 11 肌红蛋白 Myo 在AMI发作后1小时升高,急性心肌梗死(AMI) 诊断的早期最灵敏的指标 。但特异性差 ,骨骼肌损伤、创伤、肾功能衰竭等疾病 ,都可导致其升高。如 肌红蛋白(Myo) 阴性 ,则基本排除心肌梗死 ,Myo再次升高可用于再梗死的诊断。 12 同型半胱氨酸 HCY 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子.诊断和治疗患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病人;用于确定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危险评估;叶酸和VitB12缺乏此项会升高。 13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线粒体同工酶 ASTm mAST明显升高见于:原发性肝癌晚期、急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心包炎及心肌炎。mAST持续升高见于慢性肝炎 。 14 唾液酸 SA SA明显升高的疾病有:肝癌、肺癌、消化道肿瘤以及卵巢癌等,阳性率在70%以上,并且随着病情恶化,SA含量明显递增。在临床应用中可用于对消化系统肿瘤和肝硬化的鉴别和诊断。 15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CCP CCP抗体不仅是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指标,而且是鉴别侵蚀性、非侵蚀性RA的灵敏指标,CCP抗体阳性者通常出现或易发展成较抗体阴性者更严重的关节骨质破坏。CCP抗体对RA的敏感度不及RF,联合检测RF和CCP抗体,将明显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16 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 I型、非I型 丙型肝炎基因I型病毒比非I型在体内存在时间长,含量水平高。基因I型比非I型病程长,ALT异常率高,更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对干扰素治疗的应答更差,需要较大的用药剂量和较长的治疗时间,病情容易反复,属难治型。感染丙型肝炎基因I型病毒患者对脂肪代谢的影响也较大,发生脂肪肝的机会也较多。 17 降钙素原 PCT PCT对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PCT检测的临床价值是多方面的。对细菌、真菌、寄生虫感染以及脓毒血症性感染的病因诊断、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病情和预后的评估均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对自身免疫、过敏和病毒感染具有明确的鉴别诊断价值。 18 胱抑素C CysC 胱抑素C是一种理想的反映GFR变化的内源性标志物。体内胱抑素 C的产生率相当恒定,通常不

文档评论(0)

junzilan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