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学(中医类)考试参考资料-正高级.doc

全科医学(中医类)考试参考资料-正高级.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科医学(中医类)考试参考资料-正高级

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资料 (全科医学(中医类)专业——正高级) 一、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全科医学(包括全科医学、全科医疗、全科医生、临床预防、以家庭为单位的健康照顾、居民健康档案和全科医疗管理等)基本理论知识。 2.熟练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 3.掌握内科、妇科、儿科、外科与皮肤科、骨伤科、五官科等社区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4.掌握在社区中开展针灸推拿工作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5.熟悉中医的药物与非药物保健与康复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6.掌握初级卫生保健(包括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心理学、行为科学、医学伦理学、社区营养学、卫生经济学、流行病学、卫生统计、社区卫生诊断基本理论知识。 二、专业实践能力 1、内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1.掌握感冒、咳嗽、胃痛、泄泻、便秘、胁痛、眩晕、中风后遗症、消渴、痹证、自汗与盗汗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喘证、哮证、呕吐、心悸、不寐、水肿、遗精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妇科病的中医治疗 1.掌握月经不调、闭经、痛经、带下病、崩漏、胎漏与胎动不安、缺乳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月经前后诸证、绝经前后诸证、妊娠恶阻、产后恶露不绝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3.了解子肿、产后发热、阴挺的辨证分型与治法。 3、儿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1.掌握感冒、哮喘、肺炎喘嗽、腹泻、麻疹、水痘、痄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厌食、鹅口疮、奶麻、顿咳、风疹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4、外科、皮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1.掌握疖、湿疮、褥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粉刺、乳痈、丹毒、冻疮、痔疮、疱疹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3.了解鹅掌风、烫伤烧伤、蛇虫咬螫伤的临床表现、辨证分型与治法。 5、骨伤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1.掌握关节扭挫伤、颈椎病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肩关节周围炎、腰部伤筋、腰椎间盘突出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3.了解骨折、脱位、落枕、腰椎椎管狭窄症,骨质增生,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 6、五官科常见疾病的中医治疗 1.掌握天行赤眼,熟悉针眼,了解胞轮振跳、全疳、聚星障、圆翳内障、外伤血灌瞳神前部、肝劳、疳积上目、目痒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2.熟悉耳鸣、耳聋,了解脓耳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3.掌握鼻渊,熟悉鼻衄,了解鼻鼽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4.熟悉乳蛾、梅核气,了解喉痹、喉喑、口疮的定义、临床表现、辨证分型、治法、方药及预防保健。 7、针炙推拿治疗 1.熟悉腧穴的定义、分类及定位法 2.掌握以下重要腧穴的定位、主治要点及操作方法:百会、风池、关元、中脘、天枢、大椎、肾俞、夹脊、列缺、内关、合谷、典池、三阴交、足三里、委中、阳陵腺。 熟悉以下常用腧穴的定位、主治要点及操作方法:水沟、下关、攒竹、天柱、廉泉、翳风、气海、膻中、肺俞、肝俞、心俞、脾俞、胃俞、秩边、尺泽、后溪、阴陵泉、太冲、丰隆、环跳、昆仑。 3.熟悉针刺前的准备,针刺角度、针刺深度及常用进针方法,得气的概念和意义及常用行针基本手法。了解针刺补泻。熟悉针刺注意事项。 4.熟悉常用炙法和种类 5.了解拔罐的种类、方法及注意事项。 6.熟悉推拿的定义和作用。推拿的基本手法及操作常规。推拿的主要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8、常用中药的临床应用 1.掌握四气、五味的含义及作用。 2.熟悉药物配伍“七情”,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 3.了解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含义,服药禁忌,煎服法。 4.掌握解表药、清热药、温里药、补虚药的定义,药性,功能、主治及运用注意点。 熟悉泻下药,利湿药,理气药,活血化瘀、平肝熄风药,化痰止咳平喘的定义、功能、主治。 5.掌握麻黄、柴胡、石膏、黄芩、生地、银花、大黄、附子、陈皮、茯苓、川芎、半夏、浙贝(川贝)、黄芪、当归、沙参的功能、主治。 熟悉青蒿、薄荷、干姜、香附、玄胡、杏仁、羚羊角、党参、鹿茸、杞子的功能、主治。 了解其他常见中药的功能、主治。 9、社区急诊 熟练掌握社区常见急症和危重病症的现场识别、紧急处理原则与转诊注意事项。掌握社区常见意外伤害的初期处理和抢救原则。了解常见重症病人在监护病房的处理要点。 10、中医药的养生保健 1.掌握下列滋补药的运用:人参、西洋参、绞股蓝、薏苡仁、龙眼肉、黑木耳、灵芝、天麻、石斛、枸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