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基因工程制药2011-101
传统制药存在的问题 A.材料来源困难或制造技术问题而无法付诸应用; B.从动物脏器中提取出来,也因造价太高,或因来源困难而供不应求; C.由于免疫抗原等缘故,使它们在使用上受到限制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开发状况 命名: 第一个字母(大写, 斜体): 该酶来源的微生物属名; 第二、三个字母(小写、斜体):微生物种名; 若该微生物有不同的变种和品系,再加上该变种和品系的第一个字母(大写) 若从同一微生物发现多种限制性内切酶,则依照发现和分离的先后顺序用罗马字母表示。 分 类 Ⅰ 型限制性内切酶 Ⅱ 型限制性内切酶 Ⅲ 型限制性内切酶 Ⅱ型限制性内切酶 识别并特异切割DNA分子。 识别长度为4-8个核苷酸的特异序列; 许多识别序列具回文结构,如Hind Ⅲ 的识别序列: 5` AAGCTT 3` 3` TTCGAA 5 切割产生末端有粘端 (cohesive/sticky end) 如BamH I (G↓GATCC) 和平端 (blunt end) 如Sma I (CCC ↓GGG) 异源同工酶(isoschizomer) 来源不同但能识别和切割同一位点的酶。又称同裂酶。 如:BamH I (G↓GATCC)和Bst I (G ↓GATCC) 限制性内切酶反应的影响因素 ① DNA模板的纯度 ② DNA的甲基化程度 ③ 酶切反应温度 ④ DNA的分子结构 ⑤ 缓冲液 2 DNA连接酶 3 聚合酶(DNA polymerase) DNA聚合酶 Ⅰ 5`→3`聚合活性,5`→3`外切和3`→5` 外切活性。 反转录酶 2.载体 理想的基因工程载体一般至少有以下几点要求: 能在宿主细胞中复制繁殖,而且最好要有较高的自主复制能力。 容易进入宿主细胞,而且进入效率越高越好。 容易插入目的基因,插入后不影响其进入宿主细胞和在细胞中的复制。这就要求载体DNA上要有合适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位点。 容易从宿主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来。 有容易被识别筛选的标志,当其进入宿主细胞、或携带着外来的核酸序列进入宿主细胞都能容易被辨认和分离出来。这才介于克隆操作。 1.化学合成法 2. PCR法 3.基因文库法 4. cDNA文库法 2).PCR法:可以在体外特异性地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可以在设计引物时引入合适的酶切位点和标签结构,是目前实验室常用的目的基因制备法。 3).基因文库法:将生物体全部基因组通过酶切分成不同DNA片断,与载体连接,构成重组子,转化宿主细胞,从而形成生物体全部基因组DNA片断的克隆。 4).cDNA文库法 cDNA是指与mRNA互补的DNA。 cDNA文库法是指提取生物体总mRNA,并以mRNA作为模板,反转录酶催化合成cDNA,将全部的cDNA都克隆至宿主细胞而构建cDNA文库。 1)重组DNA导入大肠杆菌 磷酸钙沉淀法:溶解的DNA 加Na2HPO4和CaCl2 形成磷酸钙沉淀, DNA被包在磷酸钙沉淀中,形成DNA—磷酸钙共沉淀物,当和细胞表面接触时,则通过细胞吞噬作用而将DNA导入。 该方法简单,可以进行共转化,但不太适合悬浮细胞的转染。 电穿孔法: 借助电穿孔仪的高压脉冲电场, 使细胞膜出现瞬时可逆性小孔, 外源DNA沿小孔进入细胞。 该方法转化率较高,拷贝数低,适合于悬浮细胞。 融合型表达的优缺点: 优点: 1.稳定性强 2.比单纯分泌表达产量高 缺点:1.需将融合蛋白两者分开,对酶切试剂和工艺的要求高 2.可能面临体外复性问题 分泌型表达的优缺点 优点:1 可溶性表达 2 可能接近天然构象 3 Met可被切除 缺点:1 表达量低 2 纯化较困难 3 面临复性问题 ⑵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优点: 可以表达较大的外源基因,可以同时表达多个外源基因。 可以实现不同生物来源的外源基因的表达 蛋白质翻译后加工(肽剪切糖基化)功能与高等生物相似,外源蛋白保持天然生物活性。 生物安全性高 ⑶哺乳动物细胞 优点:表达产物可由重组转化细胞分泌到培养液中,纯化容易。产物是糖基化的接近天然物。 缺点:生长慢,生产率低,培养条件苛刻,费用高,培养液浓度稀。 ⑴离子交换层析(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IEC) 基本原理:通过带电的蛋白质分子与离子交换剂中可交换的离子进行交换,从而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它具有分辨率高、容量大、操作容易,该法已成为多肽蛋白质核酸分离纯化的重要方法。 2.亲和层析(affinity hromatography,AC) 亲和层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