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服装史浅谈汪登科
标题:中国服装史浅谈
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班级:1321901
姓名:汪登科
中华名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中国的服饰发展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改变。朝代的更替也影响到服饰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同样影响到服饰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从中国服饰的发展史看出中国历史的发展痕迹。
夏商周时期——在奴隶社会期间社会发展水平低,人们的服饰也相对简陋。商周时期在中原形成一种服饰制度——汉服,汉服实行的衣冠制度,为上衣下裳。无论男女,下身都穿裙而不是裤子,头上束发,发髻要用笄别住。古籍中记载,周天子常给臣下赐“赤芾”(一块红色的布),系于腰间并垂于腹前,为贵族身份的标志,后世称之为“蔽膝”。
夏商周时期服饰的文化特点:1.?夏、商、西周时期的服饰,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相结合的鲜明特征。2.夏、商、西周时期的服饰具有明确的等级制特点。3.夏、商、西周时期形成的章服制度,明显地体现出当时统治阶级“礼”与“德”以及等级制的思想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之际,又出现一种服装,将上衣下裳合并为一体,连为一件,这种服装被称为深衣。深衣是一种上下连属的服装,制作时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间缝合,衣式采用短领,衣长到跟,续衽钩边。随着诸侯国那时“百家争鸣”导致到列国服饰异俗。胡服第一次被汉族人民所接受,是在公元前三百多年的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吸收东湖族及搂烦人的军人服式,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
当时裤裆不缝缀的称为“穷绔”或“绲裆绔”;将两裆缝合的称为裈,即裆裤,用了尺不裁成的短裤,称为犊鼻裈。这类合裆裤能保护大腿和臀部肌肉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擦,且不用再在裤外加裳即可外出,在服装功能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同时,也采用了胡服的腰带形式,即以皮革制成,在皮带上扎有小孔,扣,并缀有扣针,使用时将皮带穿过环扣,收紧之后以扣针固定,不仅使用方便,而且十分牢固,称之为“师比”。这是华夏主体服饰文化吸收融合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进一步提高发展的重要史例,史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春秋战国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首先,服饰用料的种类趋于多样化。其次,服装的款式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深衣”。为汉服基本款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服装色彩也有重大的变革。第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服饰哲学观。第五,在服饰中体现出明显的民族融合趋势。
秦汉时期——秦代服饰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中国服饰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秦汉时代,将阴阳五行思想渗进服色思想中。汉代男子的曲裾深衣?(根据陕西咸阳出陶俑复原绘制)。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秦汉时期虽不是中国服饰演变史中最瑰丽的一页,但绝对是最有力度的一页,它的很多风格都给予后世以重要影响,而它本身又是吸收外来文化具有开拓精神的一代。只有从汉代开始,中国的民族交流才开始大规模发展。中国的服饰,包括服饰质料乃至图文,才更丰富更融入多民族的文化内蕴和艺术精神。
秦汉服饰的主要特点有:第一,服饰的种类和式样更加丰富。如头衣主要有冠、巾、冕、筓、帻、胜等;体衣则有衣、裳、裙、深衣、袍、褐、中衣、小衣、衫子、裘、皮衣等。胫衣有袴、裹衣、履等。此外,礼服、祭服和佩饰也日趋增加。第二,在服饰中体现出了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主要体现在服饰的样式、色彩和佩饰的规定上。第三,确立较为完备的服饰制度。第四,纺织印染业进一步发展,开始出现制衣官吏褐组织机构。?
魏晋时期——魏晋是政治和经济动荡的时期,士大夫阶层形成了消极的社会风气,追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享乐主义,沉沦于颓废的生活方式,以老庄、佛道思想为时尚,这种风气也直接反映在人们的衣冠服饰上。最有代表性的是当时的“竹林七贤”。宽衣博带是这时期的流行服饰。男子穿衣敞胸露臂,衣服披肩,追求轻松、自然、随意;女子服饰则长裙拖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优雅而飘逸。
南北朝时期——十六国南北朝时期,中原出现了多民族杂居的生活状态。他们互相学习交流,另一方面也改变了单一的文化和生活习俗;汉族穿著胡服(特点是紧身、圆领、开叉)成为时尚。少数民族服饰受汉朝典章礼仪影响,穿起了汉族服装。鲜卑族北魏迁都洛阳后推行华化政策,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
隋唐五代时期——隋唐时期,唐代纹样不仅继承了传统,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POE学习笔记1.docx
- IQC包装材来料检验标准.doc
- JZL-QEOP-15014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doc
- IT行业常见技术类工程师岗位职业路线图.docx
- KA拜访流程.doc
- JZL-QEOP-15008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doc
- J九年级时态讲练.doc
- JGJ59-99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检查标准评分表doc.doc
- KBHZ-Q1-IEMS-047RMA管理规范430.doc
- KBI和KPI的定义.docx
- 解析Rab10在脂肪细胞中调控胰岛素介导的GLUT4转运机制及意义.docx
- 机构投资者持股对上市公司盈余意外管理的影响:理论、实证与机制分析.docx
- 财政票据管理系统:架构、功能与实践应用的深度剖析.docx
- 老挝工业污染控制政策:演进、实践与展望.docx
- 济南大学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架构与实践应用.docx
-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剖析与管控策略研究.docx
-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收购的融资困境与法律规制优化路径探究.docx
- 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深度剖析与策略构建.docx
- 我国政府部门高端人才储备战略论析.docx
- 以《人民日报》为镜:2003 - 2014年我国突发公共事件政府信息公开的多维度审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