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文化发展论析
200 2年9月 上海师范大学学推(社舍科学版) Sep’ 2OO2
of Tea【:hers Science) Vo【.3lNo.5
第31卷第sjl日 JournaIShnghaj UⅢ㈣‘y(S。clal
中围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空章编号:1004—863{(z00z)05—0017一(08)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文化发展论析
朱敏彦1 齐卫平2
(1.上海地方志办公室,上海200060;2.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上海200062)
摘要:20世纪30年代掀起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反抗外国侵略的一次壮举。
它充分显示了中国人民不可侮的伟大民族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抗日战争tP
起了强大的支撑作用。上海抗战文化在全国文化发展中具有典型意义。随着战争进程的
跌宕起伙,上海文化的发展也相应经过了几个发展阶牡,经历了从左翼革命文化向抗战文
化的转变,抗战文化的高涨,“孤岛”时期的文化抗争和沦胳时期的文化苦斗。抗日战争时
期上海文化发展的脉络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英勇历
史。
关键词:抗日战争;上海文化;发展脉络;文化抗争
郭沫若曾指出:“抗战就是伟大的新文化运 荡呈现十分复杂的状况。
动。”o历史证明.20世纪30年代全国抗日救亡 1927年蒋介石国民党在南京建立国民政
运动使五四以来新文化的发展很快被切换到一 府后,中国共产党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
块新的土壤。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文化成为内 针。由此构成了30年代前半期国内阶级矛盾
聚民族力量的载体。上海文化的发展突出地表 的焦点。与此同时,民族矛盾也逐渐突出起来。
现了爱国进步知识分子承担起救亡职责的时代 1931年正当蒋介石国民党大举进攻中央苏区
责任感。 时,日本帝国主义实施了侵华战争的笫一步,侵
占了东北三省。中国人民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
一、从左翼革命文化向抗战文化的转换 的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国内主要矛盾。“九一
八”事变后,全国各界人士纷纷要求国民党政府
从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到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上海商会和反目会发表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是抗战时期上海文化抗日通电和宣言,表示:“宁以白骨筑城,不为亡
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上,国内正处于 国之奴,末日将至,诸祈奋起”。o9月26日,上
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过程中,阶级矛盾和民族 海800个团体举行抗日救国市民大会,通过决
矛盾并存,政治舞台上的斗争犬牙交错,局势动 议,“限令日本兽兵,退出占领各地”。o会后,
收稿日期:20()2一03·lo
作者简介:l朱敏彦(】951一).男,上海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教授。
2.齐卫平(1953一),男,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教授。
17
万方数据
第5期 上海师范太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