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史的研究方法.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地壳演化史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 岩相古地理分析 构造历史分析 17.1 地质年代的确定(相对年代)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壳历史的研究方法 一、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地球经历了46亿年的历史。 地球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记录在自己的“书页”——地层之中。 (一) 地层划分的依据 地层——在地壳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成层岩石的总称。 地层与岩层的区别:岩层一般是泛指各种成层岩石,不具有时代含义;地层有老有新,具有时间含义。 地层层序(律)——地层上下或新老关系。 标准剖面——地层出露完全、顺序正常、接触关系清楚、化石保存良好可供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等研究的剖面。 地层划分的依据(续) 地层划分——按地层的岩性、古生物等特征及形成先后顺序,对地层进行分层。 地层对比——将不同地区同一时代的地层进行比较。 1. 沉积旋回和岩性变化 沉积岩的岩性,包括组成成份、粒度大小、浑圆度、颜色、结构、构造等。 岩性特征:从各个侧面反映沉积岩形成的沉积环境。 沉积旋回——海相地层中,往往岩相由粗到细又由细到粗的重复变化称一个沉积旋回。 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由一套海侵层位和一套海退层位构成。 沉积旋回(续) 华北燕山区中、上元古代地层剖面 长城群下部为砂页岩,上部为白云岩; 蓟县群以石灰岩为主,顶部为页岩; 青白口群下部为页岩、粉砂岩,上部为白云岩。 这一剖面由下而上代表了一个巨大的沉积旋回。 在这个大旋回中,每一个群又代表了一个次一级的旋回。 沉积旋迥反映了地史中古地理环境的规律性变化。 2. 地层接触关系 岩层间的不整合面是划分地层的重要标志。 对于侵入岩,必须根据侵入岩和围岩的接触关系确定时代。 侵入接触;沉积接触。 如有多次侵入,侵入体往往互相穿插,则被穿过的岩体时代较老,穿越其他岩体者时代较新。 地层的五种接触关系 确定火成岩在地层中的新老顺序 ? 喷出岩时代的确定 确定火成岩在地层中的新老顺序 ?侵入接触时代的确定 确定火成岩在地层中的新老顺序 ?沉积接触时代的确定 3. 古生物化石 化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地质时期的生物遗体和遗迹。 化石形成的条件: 标准化石——生存时间短、演化快、分布地区广、个体数目多的生物种类所形成的化石。 生物层序律 生物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生物演化既具有不可逆性,又具有阶段性。 一定种类的生物或生物群总是埋藏在一定时代的地层里,而相同地质年代的地层里必定保存着相同或近似种属的化石或化石群。 (二) 地层的对比 在地层划分的基础上,根据岩性、古生物和构造运动特征,进行地层对比,建立区域性的地层新老关系和年代顺序。 地层的对比示意图 如图,为数个出露不全的地层剖面的自然露头,根据岩性等特征进行对比后,得到这一地区完整的地层综合剖面。 地层对比图 二、岩相古地理分析 沉积相——沉积物特征、生物特征及其历代表的生成环境的总和。 生物相——指反映一定沉积环境的生物群的生态特征。 岩相——指反映一定沉积环境的岩性特征,包括矿物组成、化学成份、粒度大小、分选性、磨圆度和结构、构造等。 沉积相分为:海相、陆相、(海陆)过渡相。 1. 海相沉积 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和深海相。此外还有非正常海相。 1)滨海相 位于低潮线和高潮线之间及其临近地带的狭长滨海区。 潮汐和波浪作用占主导。可分为潮上带、潮间带和潮下带。 沉积物以碎屑物如砾石、砂等为主;由于波浪作用强,所以磨圆度和分选度较好,常具交错层、波痕、干裂等,含海生动物贝壳,但多破碎。 近年认识到在滨海区还可以形成碳酸盐岩沉积。 潮上带碳酸盐岩中常夹石膏,具碎裂纹理及泥裂,缺乏生物。 在潮间带,常有介壳滩、鲕状及生物碎屑灰岩,间有白云岩及石膏层。有时在潮上带被冲碎的岩块又冲到潮间带,胶结形成竹叶状灰岩,常具有泥裂及生物钻孔潜穴。 潮下带水动力条件平稳,常呈水平层理灰岩,化石完整丰富。 2)浅海相 海面到深200m左右的浅海区,相当于大陆架上的海洋部分。 一般为:砂岩→页岩→泥灰岩→石灰岩。 有些是在广阔的陆表海中沉积形成。陆表海又称内陆海,深度小于200m,沉积分异明显,如有海侵海退,沉积旋回也比较清楚。 3)半深海相和深海相 即相当于大陆坡及海盆底地带。 深海沉积物少含或基本不含有陆屑物质,以各种碳酸盐岩为主。 现代深海沉积有较多的由具有灰质和硅质硬体的微小浮游生物遗体堆积而成的生物软泥,及铁锰结核。铁锰结核的物质来源可能与海底火山喷发以及海底地下含矿热水喷出有关。 2. 陆相沉积 大陆上相对低洼部位接受沉积,形成陆相地层。 各种陆相地层沉积物的特点: 残积相和坡积相为土状铁、锰、铝组成个风化壳;洪积多为砾岩、砂岩等粗碎屑岩。冲积相多由砾岩、砂岩、粘土岩等组成,磨因度好,形成于河床、河漫摊,水平层理、斜层理和交错层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