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规范化探索.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规范化探索

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规范化探索   【摘要】文章从模因传播的理论视角出发,探讨出版业对网络语言的规范,认为趋利避害是网络语言模因传播规范化的总原则,并提出网络语言规范化应做有层次的处理 【关键词】图书出版;网络语言;规范化;模因传播 【作者单位】金枚,赤峰学院文学院 为了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及健康发展,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从法律上明确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并通过规范字词典、学校教育、国家公共媒体和图书出版等来推行这些规范,但该法没有提及网络语言。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实施的《图书出版管理规定》《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等指令文件,对电视、报纸、杂志等媒体的语言使用都制定了相应的规范, 唯独对网络语言至今尚无明确具体的法规 当今网络时代,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很难完全脱离互联网。面对充斥人们生活各领域的网络语言,汉语语言学界提出了各种主张。闪雄认为网络语言破坏了汉语的纯洁性,应尽早规范;于根元等主张对网络语言的规范管理应进行监督和引导;戴耀晶等主张对待网络语言要宽容,不要忙于下结论[1]。出版业作为国家的语言窗口,对网络语言该采取怎样的规范化态度呢?迄今为止,仅见周冀[2]、张丽华[3]主张对不同出版类别的图书采取不同的处理态度。本文从模因传播的理论视角,探讨出版业对网络语言应采取的规范化态度 一、网络语言模因传播的理论基础 网络语言是网络的伴生物,是广大网民在网上交流时创制、模仿或复制所采用的言语形式,是在标准语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语言。网络语言在交流频繁的网络世界大放异彩、传播流行乃至被收入汉语词汇,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语言模因传播的作用 模因一词源于希腊语“meme”, 其义为被模仿的东西, 由“gene(模仿基因)”一词仿造而来。《牛津英语词典》把“meme”定义为通过非遗传的方式, 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递的文化的基本单位。何自然第一次把“meme”引进中国,译为模因[4] Blackmore认为模因的判断依据是模仿,只要能够通过模仿得以复制的任何信息,均可称之为模因[5]。那些能产性高、生命力强,在一定时期内得到广泛传播,在复制传播的激烈竞争中取胜的模因被称为强势模因;而那些能产性低、生命力弱,在复制传播中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大众视线的被称为弱势模因。强势模因与弱势模因的形成往往是模因传播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这个对文化进化传承规律进行阐释的新理论就是模因论。模因论被哲学、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很多学科引入研究 从模因论的视角看, 网络语言本身就是模因,网络语言的模因特质揭示了语言传播的规律――模仿、复制与传播,模仿性、复制性和传播性是语言模因的三大特性[6]。那些复制传播范围广的强势模因就是所谓的网络流行词/语。这些网络流行词/语一般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体现社会潮流,迎合网民心态,具有时尚前卫、独特实用、形象简约等特点。 强势语言模因因网络的互动性、广泛性、及时性特点而被不断效仿、复制和传播。强势模因集中体现在一年一度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和商务印书馆等单位主办的“汉语盘点”活动中公布的十大流行语、十大网络词语以及十大时代新词中。例如“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等成为2015年度网络流行语。而那些昙花一现的、传播范围窄的、很快被淘汰的网络用语就是所谓的弱势模因。传播范围广的强势语言模因会对社会交际语言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相应的语言规范从外部来抑制恶性语言模因的复制,促进良性语言模因的传播,让语言健康地发展下去 二、网络语言模因传播规范化的原则 从外部来抑制恶性语言模因复制传播的首要手段就是立法。然而迄今为止,我们只看到《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 草案) 》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两个地方性法规,规定新闻报道除需要外,汉语文出版物、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学校教育教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言”。那么,什么是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什么是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呢? 汉语普通话规定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如鲁迅、老舍、茅盾、赵树理、毛泽东等人的作品无疑是现代汉语语言应用典范的样本。早在20世纪50年代,汉语语言界就提出要维护汉语的纯洁性,但如果把语言的纯洁性理解为一种与外部世界隔离的、不与时俱进的“无菌世界”就是狭隘的语言纯洁观,就必须坚决摒弃。语言是为社会交流服务的工具,社会发展了,语言也要发展,语言规范要随之发展 语言是发展的,汉语当然也要不断地演化发展。纵观汉语发展的历史,汉语总是从语言接触、科技发展和时代内容中汲取有益的东西从而得以发展。同样,在网络时代,汉语自然会汲取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