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麦的奋斗
小麦的奋斗
小麦的奋斗
1月6日,一辆崭新的红色拖拉机开进丁志发的院内。丁志发把它跟另一辆个头较小的拖拉机停在一起,排得整整齐齐。对他来说,这是两枚勋章。
在此之前,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上表彰了300名种粮售粮大户,丁志发是其中之一。这辆崭新的拖拉机,就是他的奖品。另外一辆,是河南省政府在2009年给他的奖励。
丁志发是河南省西平县人和乡大朱村农民。从2004年开始,他在种粮上发了财,并且越发越大。眼下,他通过租赁或公司+农户的方式,手里管理着4万亩左右的土地,每年的收益上千万元。
论文联盟www.L 丁志发的成功是上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遗珠。这场从1998年开始的结构调整,到2004年已近尾声。河南省政府大力倡导的优质小麦,已占该省全部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该省持续多年的卖粮难题,已云开雾散。丁志发看准时机,适时入市,从此紧跟大盘,赚了个盆满钵满。
2012年1月8日,在第五届国际金融市场分析年会上,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表示,当前中国粮食总量供需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比较突出。这既是对上一轮结构调整的肯定,又预示着新一轮的结构调整。而未来的答案,就在对过去经验的梳理中。
差的没人要 好的没人种
上一轮农业结构调整,从卖粮难开始,此后,市场波动伴随着结构调整的整个过程。
1995年以前,丁志发拉着一架子车小麦,通常要等上两天两夜,才能把粮食卖给粮店。粮店前的公路上,通常会排出几公里的长队。多收了三五斗的农民从四面八方赶来,满头大汗,不知所措。
粮店里的仓库已经装满了,但粮食还没有收完。粮店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要面对牢骚满腹的农民,同时又为收上来的粮食出路发愁。一位退休的乡粮管所所长说,粮店内到处都是粮食,五六年的粮食都在仓库里压着。我们跑了几个省去卖粮,从河北到东北,再到西北,待了一个星期,都没卖出去。
为了应对1993?1994年出现的粮食波动,中国政府在1994年上调了一次粮价,涨幅高达42%,1996年,粮价再次上调,涨幅达40%。这大大刺激了中国的粮食生产,1994?1996年粮食产量连续3年大幅度增长,连续跨越了9000亿斤和1万亿斤两个台阶,超过了人口的增长速度,于是造成粮食过剩。
截至2002年11月,河南省小麦库存达到288亿公斤,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要为此补贴30多亿元。
全国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到驻马店调研,一家面粉厂的厂长对他说,当地的小麦,1斤3毛多都没人要,而从加拿大进口的加麦二号,1斤一块三,他们还要请着客买。
这是一个结构问题。当时,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种的是只适合生产面条、馒头的中筋麦。这种附加值较低的品种,曾在解决中国的温饱问题上立下大功。但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中国人的消费需求,正从过去的吃饱向吃好转化。
这一需求的变化对小麦市场的冲击表现在:市场对主要用来生产面条、馒头的中筋麦的需求开始减少,而对主要用来生产面包的强筋麦和生产饼干的弱筋麦的需求开 始增加。
而在当时的中国,强筋麦和弱筋麦被认为与主流的消费市场无关,在国内几无生产。这方面的需求,绝大部分通过进口解决。1978?1997年,中国的小麦进口量为20013万吨,占同期粮食进口总量的81.06%。
一方面是过剩,一方面是奇缺,郭天财说,这是结构出了问题。站在河南的田间地头,他就在想:能不能用我们的国产小麦,替代来势汹汹的进口小麦?而国家粮食局副局长曾丽瑛在分析中国的粮食结构时也说,中国的小麦产略大于需,但优质小麦供给不足。
上世纪80年代初,在著名小麦专家胡廷积担任河南省副省长后,郭天财接任河南省小麦高稳优低研究推广协作组组长。
他组织了一个20多人的团队,在河南省政府100万元资金支持下,开始对强筋、中筋和弱筋小麦在河南省生态区划的研究。
猫鼠游戏
1997年,河南省农科院小麦专家许为钢培养的郑麦9023基本成型。这个从1990年开始培育的强筋品种,带着当年中美入关谈判的气息,日后成为进口小麦的主要替代品之一。
结构调整已经迫在眉睫。1998年,河南省提出了专用化、优质化、多样化的小麦结构调整目标。
1999年年底,离郑麦9023通过河南省鉴定还有一年多,西平县人和乡党委书记艾建平找到许为
钢,以高出普通小麦3倍的价格,购买了10万公斤郑麦9023。第二年,西平县在人和和环城两个乡,拿出2万亩土地,试种这一品种。
许为纲说,郑麦9023的投产和推广,当时受到河南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还在法规许可的情况下,将投产日期提前了1年。
但农民一开始并不买账,在未看到效益的情况下,他们不愿意轻易冒险。1997年进入西平县农业局的李万祥说,为了让农民试种新品论文联盟www.L种,该局不得不做出承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