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游戏中的博弈剖析.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游戏中的博弈剖析

关于游戏中的博弈分析 摘要 本文以我最近玩得比较多的跑跑卡丁车游戏为背景,以关于车手努力还是偷懒的问题为主题,建立博弈模型进行分析。 关键词 努力 偷懒 博弈 负效用 引言(博弈的背景):笔者本人玩跑跑卡丁车时最喜欢玩组队赛。组队赛共两对,一队是游戏自设的车队,另一队则是4个玩家随机组成的,也是4 个车手,在比赛中,只要本队车手的第一名超过对方全部车手,就能赢,赢了后本队所有队员都会获得差不多一样的奖励。如果4个人共同努力,那么能够轻松地赢得比赛(因为后面的车手能通过道具来牵制对方),如果一个人他偷懒或不跑,那么他不仅能够获得奖励,而且还不用出力,但对于努力开的人,其收益就为奖励减去负效用(因为需要他努力开)。如果都不努力,对方赢了,就都没有奖励。 在游戏中,各位车手的赛车与经验也不同。对于有好赛车和经验多的车车手的车队,奖励高,困难和负效用也高,但总体收益高。 基于上述原因,我将建立两个模型来研究各个车手的策略。 正论 为了便于表达,我们把赛车好、经验多的车手用x表示,一般的车手用b表示。同时对一个车队中,全为x或全为b的,我们作为一个模型来考虑,因为各位车手的水平差不多,游戏自会根据玩家的水平调整级别,对水平高的游戏设的对手也强。另外为了简化模型,我们把四个车手作两个来考虑。如果一个车队中,既有x也有b的,不管是3x和1b还是2x和2b或1c或1c和3b,在此我们都作为两个参与者来考虑,即1c和1b。 ⑴考虑一强一弱的情况(即1c和1b): 我将赢了后的奖励设为8,一个人挑大梁所受的负效用为4,两个人则分别为2。 该博弈的基本式G={S,u}为: 参与者集合,N={x,b} 策略空间:Sx=Sb={努力,偷懒},努力用w表示,偷懒用L表示。 偏好:每个参与者偏好为:自己偷懒,别人努力;两个人都努力;两个人都不努力;自己努力,别人偷懒。 参与人x和b的相应收益函数为: Ux(w,w)=6 ux(w,L)=4 ux(L,W)=8 UX(L,L)=0 Ub(w,w)=6 ub(w,L)=8 ub(L,w)=4 ub(L,L)=0 由以上信息得出相应的博弈矩阵: 6,6 4,8 8,4 0,0 参与者2 W L W 参与者1 L 因为有x,所以奖励大,虽然同时困难和负效用同时也大,但总体收益大,所以即使在比赛中,即使强手不跑,弱者仍会跑,因为收益仍较大,所以在游戏中,我们看到不跑的,偷懒的较少的原因。 ⑵考虑各位车手无较大差别的情况(即全为x或全为b): 因为无较大差别,我们将两位车手设为S1和S2。奖励为v,负效用为c。 该博弈的基本式G={S,u} 参与者集合:N={1,2} 策略空间:S1=S2={努力,偷懒},努力用w表示,偷懒用L表示。 偏好:同上个模型 参与人1和2 的相应收益函数为 u1(w,w)=v-c/2 u1=(w,L)=v-c u1(L,w)=v u1(L,L)=0 u2(w,w)=v-c/2 u2(L,W)=v-c u2(W,L)=V u2(L,L)=0 因此得出相应的博弈矩阵 V-C/2,V-C/2 V-C,V V,V-C 0,0 参与者2 W L W 参与者1 L 在此需要详细讨论一下,每个人的心理偏好不一样,比如说笔者本人,在别人都不跑时,我仍然选择跑,因为我觉得这游戏不玩太可惜了,换句话说,我认为v-c0,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别人不跑,他仍会选择跑,此时有两个均衡解(L,W)和(L,W)。 同样,若车手认为v-c0,则很显然,该博弈的唯一均衡(L,L)。别人都不跑了,他能力又不强,为什么他要受那累呢?他会这样想。 结论 不管是强手好,还是弱者也罢,我并不能说他们的占优策略是不跑或偷懒,因此,这如现实所看到的,在游戏中看到偷懒﹑不跑的还是少数。游戏官方似乎也看到了这一点,他设置一条规则,若完胜的话,则奖励更大,这也就激励更多的人奋力去跑,而不是在一旁偷懒。 本文表达可能有些繁琐,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对博弈论学得不是很精,后面的数学内容有些高深,我不太会用,另一方面可能是有些可能考虑得过多,比如心理偏好;另外有些因素可能没考虑进去,也比较难考虑,比如人的价值观,我想这也是模型的缺陷,难以百分百反映现实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照贵.经济博弈与应用.西南财经大学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