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淮安简介及淮安方言.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淮安简介及淮安方言

主讲人:汉语言文学 蔡伟 淮安介绍及淮安方言简介 ● 淮安六级词汇● 淮安话配音欣赏 淮安方言中声母韵母与标准普通话发音的差异● 淮安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西游记》中的方言分析● 淮安机场及暴笑文章● 淮安话四级考试标准试题A卷 淮安及淮安方言简介 江苏省淮安市位于江淮平原东部,江苏省中部偏北,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 古名:淮阴、楚州、清江浦、清河。淮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秦时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 方言:江淮(北方)方言(淮东方言区扬淮片) 淮安是江苏江淮官话音系主要发源地,又称“淮语”。淮安方言以明清时期淮安府城淮城(今楚州区城区)口音为核心淮安口音。今使用口音以今淮安市政府驻地清河区为基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就曾在其书中大量使用淮安方言。明朝时期,“淮语”曾被定为官方用语。 淮安 淮安话六级词汇 形容词:胶干的(很干),紧西的(很稀),清冷的(很冷), 业燥燥的(很热),西业的(很热),酷含的(很咸),胶酸的(很酸),雪甜的(很甜), 沃苦的(很苦),聘香的(很香),西辣的(很辣),水汲汲的(很泥泞),温臭的(很臭),筋拽拽的(很有嚼劲),甜不掉掉的(很甜),辣抽抽的(很辣) 2.动词:拍(PAI,用脚踢),撂(扔掉),惯(摔),倦(踢),优(甩动),火(兴奋),次刚(训斥),直刺(一直走), K(第二声,打的意思),拾当(收拾)  淮安方言中声母韵母与标准普通话发音的差异 鸭子: 在淮安方言中发【Λ ze】,即近似“阿着”音。其中,【Λ】为入声,【 ze】为轻声。 现代汉语的标准读音为【 yā zi】,两者相比较,在淮安方言中中出现了现带汉语中完全没有的【Λ】音,而将原本应有的声母【y】完全忽略,而【 zi】音中韵母【i】也被错读为【e】音 。 厕所: 在淮安方言中发【cīsuǒ】,即近似“次所”音。 现代汉语的标准读音为【cè suǒ】 两者相比较,在淮安方言中将现代汉语中的【e】音误读为【i】音,且将现代汉语中韵母【è】的第四声误读为【ī】的第一声 环境: 在淮安方言中发【kuán jīng】音 现代汉语的标准读音为【huán jìng】 两者相比较,在淮安方言中将现代汉语中的声母【h】音误读为【k】音,将现代汉语中韵母【ìng】的第四声误读为【īng】的第一声 馄饨: 在淮安方言中称“馄荡”,发【hún dāng】,近似“混当”音。 现代汉语的标准读音为【hún dùn】 两者相比较,在淮安方言中将现代汉语中的【un】音误读为【ang】音,将现代汉语中韵母【ùn】的第四声误读为【āng】的第一声 昨天: 在淮安方言中发【zá tiàn】。 现代汉语的标准读音为【zuó tiān】。 两者相比较,在淮安方言中将现代汉语中的韵母【uó】音误读为【a】音,将现代汉语中韵母【ān】的第一声误读为【àn】的第四声 淮安方言隶属于江淮官话。淮安的地理位置较为特殊,位于南北分界线上,运河淮河交汇之处,沿海平原地区,古来此地就是北上换车南下改舟之地,限于古时交通,因此人物庞杂。虽然江淮官话属与北方语系,但因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等因素的影响,淮安方言又有明显的受南方方言影响。 4、某些带鼻音韵母变成复元音韵母,例如“蹲”普通话读【dun】,淮安话读【den】等。还有一些撮口呼的音也变成单元音或复元音,例如“绿”普通话读【lü】,淮安话读【lo】,“掠”普通话读【lue】,淮安话读【lia】等等。 调值 阴平:51(高降) 阳平:24(中升) 上声:21(低降) 去声:44(高平) 入声:4 江苏省志方言志(南大鲍明炜主编)记载淮安(清浦区)五个调值依次为:42,24,11,44,5;本人口音为清浦区音,但因为是单字调故朗读时候一字一顿,阴平调明显偏高,故结合实验分析的结论宜将淮安市区(以清浦区为准)的方言五个单字调定为:阴平42,阳平24,上声21,去声44,入声4。而现代汉语中标准的声调为: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 * * 3.常用器具:帖测子(铁锹),足沟,茶吊子,把子(刷锅用的),溜列子,刚狼锅,小批椅子,接达欺,条素,袜子,孩子(鞋子) 4.贬义词二衣子(变态),次子(白痴),挖头日脑的,椅风做骑,骑皮郭掉的,神气六国的,死不烂俺的,哇呜国机的,渗不拉机的,死头眯眼的,眉次目瞪,鬼大流吹的, 5.常用语:一沃老,看格子(硬币),把拔(屎),汗踏子,上该(上街),看二层子,大汪,小究 / 峡子,磕堂,次所,国堵堵来气,给个/煤个/骑个,绝对, 6.食品:扬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