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辅导班资料讲义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研辅导班资料讲义
1.病机 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制,又称病理。
2.病机学说 是阐明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3.健康 即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以及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阴阳保持动态平衡的状态,即形体血肉、精神情志和环境适应的完美协调。
4.邪正盛衰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致病邪气与机体的抗病能力之间相互斗争所发生的盛衰变化。
5.虚 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6.实 指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
7.虚实错杂 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病邪与正气相互斗争,其邪盛与正衰同时并存的病理状态。
8.虚中夹实 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夹实邪结滞于内的病理状态。
9.实中夹虚 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兼有正气虚损不足的病理状态。
10.虚实真假 指在疾病的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现象与本质不完全—致的时候,则可出现某些假象的病理反映。
11.直中 指寒邪侵犯阳虚寒盛体质,发病不经外感表卫阶段,直接损伤三阴经及所属内脏的病理过程。
12.越经传 即不按六经次序而传变,如由太阳而传至太阴。
13.阴阳失调 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协调平衡,出现偏盛或偏衰的病理状态。
14.阴阳互损 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到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
15.格阳 又称阴盛格阳,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16.格阴 又称阳盛格阴,指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逼迫阴气浮越于外,使阴阳不相维系的一种病理状态。
17.亡阳 是指机体的阳气突然大量亡失,使属于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8.亡阴 是指机体的阴气突然大量亡失,使属于阴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19.气虚 是指元气不足,致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变化。
20.气滞 指气机受阻较甚,局部阻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21.气逆 主要指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的病理状态。
22.气陷 是气的上升不及或下降大过的病理状态。
23.气闭 指气不能外达而郁结闭塞于内的病理状态。
24.气脱 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功能突然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
25.气机失调 指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而引起的气滞、气陷、气逆、气闭和气脱等病理变化。
26.气机不畅 指气的运行受阻而不畅通的病理状态。
27.血虚 是指血液不足,血的营养和滋润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28.血瘀 指血行迟缓或运行不畅的一种病理状态。
29.血热 是指血内有热,使血液运行加速,脉道扩张,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一种病理变化。
30.气滞血瘀 是气机郁滞,血液运行不畅而气滞与血瘀并存的一种病理状态。
31.气虚血瘀 是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行瘀滞,气虚与血瘀并存的病理状态。
32.气不摄血 指气虚而固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使血逸于脉外而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33.气随血脱 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脱散,从而形成气血两虚或气血并脱的病理变化。
34.津液不足 是指津液数量的减少,而导致内在脏腑,外在孔窍、皮毛失其滋养润儒作用,因之产生一系列干燥失润的病理变化。
35.内生五邪 指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所致的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热(火)等五种病理变化。因其由内而生,故称之为内生五邪。
36.内风 即风气内动,是指体内阳气亢逆变动而生风的一种病理变化。
37.内寒 即寒从中生。是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弱,虚寒内生,或阴邪弥漫的病理变化。
38.内湿 是由于脾不运化,肾不主水,输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痰饮停聚的病理变化。
39.内燥 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濡润,因而出现以干燥枯涩失润为特征的病理变化。
40.内火 是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气血郁滞,或病邪的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致功能亢奋的病理变化。
41.肾不纳气 是指肾气虚不能摄纳肺气而致呼吸表浅、动则气喘的病理变化。
42.相火妄动 是指阴虚火旺出现火迫精泄的病理变化。
43.水气凌心 由于心阳不振,不能下温于肾;或肾阳虚弱,以致寒水不化,上凌于心,阻遏心阳,出现心悸、气喘等证的病理变化。
44.肝火上炎 又称肝火、肝经实火,是肝脏阳热亢盛,气火上冲的一种病理变化。
45.肝气郁结 又称肝郁,是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肝之疏泄功能受到抑制,气机不得条畅的病理变化。
46.肺失清肃 又称肺失肃降,是肺气下降和清洁呼吸道的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47.心火上炎 火性炎上,心火循经向上,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