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途径、危害和启示
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途径、危害和启示(简略版) 宁波市植物检疫站 张松柏 一、外来物种和外来物种入侵 1.什么是外来物种? 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exotic species)又称为非本土物种(non-native species),是指出现在其自然地(过去和现在)和分布位置以外的一种物种、亚种或低级分类群。 2.生物区域性分布形成原因 自然屏障形成的自然隔离 主要有:海洋、山脉、沙漠、河流。 (《重要农林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学与控制》 万方浩等) 3.外来物种的类型 动物、植物、微生物 5.什么是外来物种入侵? 外来物种入侵:当一种物种(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到达其原产地以外的地区,在当地的自然和生态系统中定居、自行繁殖和扩散,最终影响当地生态环境,损害当地生物多样性,就认为发生了外来物种入侵事件。 6.我国的主要侵害性外来物种 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至少已有400多种,外来杂草108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已有50种。 7.我们身边的侵害性外来物种 水葫芦、水花生、加拿大一枝黄花、大米草、豚草 福寿螺、烟粉虱、德国小蠊、美洲斑潜蝇、稻水象甲、松材线虫、克氏原螯虾、蚕豆象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和途径 1.外来物种入侵历史 枪炮+天花、鼠疫、麻疹 +老鼠 土著人口锐减 澳大利亚兔灾 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历史 2.外来物种入侵途径 根据人类的主观意愿分类: 有意引进 无意带入 人类有意识地引进外来物种的目 的 一是经济目的。 二是娱乐或观赏目的。 三是生物控制或水土保持目的。 第四是科研目的。 无意识带入非本土生物的途 径 一是运载工具。利用运输工具入侵的外来物种有: 二是货物。 三是人类和动物的身体。 三、外来物种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 响 (一)外来动物物种的影响 1.过度繁殖,破坏植被, 造成土壤侵蚀 2.捕食、驱赶本土动物,或与本土动物争夺栖息地和食物,使本土动物数量锐减甚至灭绝 3.直接或间接为害农作物、树木、家畜禽或其它经济动植物的生产 4.对人类产生直接伤害,污染环境,传染疾病 5.其它影响 (二)外来植物物种的影响 1.改变了植被群落,植物种类单一化,造成动物食物链断裂和栖息地破坏 2.成为恶性杂草, 影响农林渔业生产 3.改变自然面貌,增加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影响交通 4.消耗自然资源 四、启示 (一)外来物种危害的特点分析 1.暴发的滞后性 2. 影响的复杂性 3.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4.破坏作用的长期性 (二)问题与思考 2.外来物种管理面临法律真空 我国的有关法律 美国的有关法律 3.外来物种管理和利用十分混乱 没有明确和统一的管理主体 没有规范的引进渠道和权威性的风险评估体系 没有完整的外来物种管理和防范思路 1.社会大众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防范意识非常淡薄 * * 韦兰运河,8道水闸 非本土动物,特别是食草动物引进到一个食物丰富又没有天敌的新的生态系统中,往往会大量繁殖,过度并有选择性地啃食植被,造成地表裸露,植被种群变劣,产生水土流失等严重的生态问题。澳洲野兔泛滥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野兔过度啃食牧草,造成草场退化,土壤侵蚀。同时还有选择性地取食营养相对丰富的牧草,使植物的群体结构改变,草场质量下降,恢复困难。 各类非本土动物都会与本土动物产生很强的竞争关系,特别是肉食动物会捕食毫无抵抗能力的本土动物,使一些动物数量锐减或灭绝。如猫、欧洲红狐狸、獴等是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和鸟类的灭绝或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澳洲由家猪演变而成的野猪,既毁坏草场和庄稼,又捕食幼小的野生动物,尤其是对土壤穴居的鸟类和其它野生动物构成了很大威胁;为防止尺蠖为害庄稼而从欧洲引进的英国家雀,不仅未能控制害虫,相反转而为害庄稼,并且挤走了本土鸟类;野兔与澳大利亚本土动物,特别是土壤穴居动物争夺食物和栖息地,造成本土动物数量锐减。 在澳大利亚,野兔、野猪等外来草食和杂食动物过度繁殖,毁坏牧场,对畜牧业带来巨大影响。野猪同时还是幼小家畜的主要杀手,有些地区甚至有40%的羊羔被野猪捕食,使澳大利亚每年蒙受成百上千万元的损失。 大量繁殖的非本土鸟类则会给城乡带来鸟粪污染。非本土肉食动物是狂犬病等疾病的主要传播者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