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10
2015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十)[1]
【网络综合 - 成人高考试题】生态学基础模拟预测试卷(十)
满分:150分 时间:l50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 ( )
A.不利
B.有利
C.一样
D.不确定
2.植物体一般含水量达 ( )
A.30%~40%
B.40%~50%
C.50%~60%
D.60%~80%
3.土壤真菌与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 )
A.菌丝
B.根瘤
C.菌根
D.子实体
4.顶极一格局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气候顶极的 ( )
A.后顶极
B.前顶极
C.分顶极
D.气候顶极
5.植物对高原生态环境适应方式是 ( )
A.形成CO2的储库
B.光合作用量子效率升高
C.细胞内叶绿体大、数量少
D.气孔导度减小、数目增多
6.粳稻和籼稻属于 ( )
A.气候生态型
B.土壤生态型
C.生物生态型
D.以上都不正确
7.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 ( )
A.群集分布
B.均匀分布
C.成丛分布
D.随机分布
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数数量为 ( )
A.大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小于K/2
9.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 ( )
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
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
D.以上全部内容
10.鸟类繁殖季节在春季,促使雌鸟排卵的主要因素是 ( )
A.温度上升
B.食物质量提高
C.光照强度增强
D.日照时间加长
11.旅鼠啃食植物,其数量增长。植物遭破坏后,会引起旅鼠外迁或因饥饿而死亡及遭到捕食。旅鼠的减少,使植物量增多,这为存活的旅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旅鼠的数量又逐渐增长。旅鼠的这种增长现象是 ( )
A.指数增长
B.季节性增长
C.周期增长
D.逻辑斯谛增长
12.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见标志是 ( )
A.生态位
B.群落水平结构
C.群落垂直结构
D.群落外貌
13.在青草一蚱蜢一青蛙一蛇一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上,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kg,理论上至多需青草 ( )
A.500kg
B.1000kg
C.5000kg
D.10000kg
14.生态学巩固时期,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主要是指 ( )
A.生态学概念的提出
B.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
C.生态学的广泛应用
D.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
15.根据地球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划分为 ( )
A.区域环境和生态环境
B.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
C.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
D.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16.下列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 )
A.鸟与树
B.青蛙与水稻
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
D.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17.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 )
A.种群平衡
B.种群爆发
C.种群衰退
D.生态入侵
18.关于生物群落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
B.一棵草、一棵树各
2015年成人高考《生态学基础》模拟试题及答案(十)[2]
2015年8月3日??来源:网络综合???考试必看??【相关推荐】??【加入收藏】
1800元一年制专科/本科学历远大学历教育:72所名校一年考正规学历; 学历国家承认学信网可查社会认可度高!苍南灭老鼠公司首选邦克生物
苍南灭蟑螂公司电话热0577度推广
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
C.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
19.饶基耶尔频度定律表明 ( )
A.属于低级频度的种类通常较多
B.频度越高的种的数目越高
C.频度越高的种的数目越低
D.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少
20.动物对冷环境的适应最直接的方式是 ( )
A.减少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
B.主动地避开低温环境,进行迁移
C.降低体温和各种代谢反应进行冬眠
D.增加脂肪,减少热量的散失和增加体内产生的热量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