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资源与触媒——俄国文论一议
2005 年第 2 期 俄语语言文学研究 2005, №2
总第 8 期 Russia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Serial №8
资源与触媒
——俄国文论一议
白春仁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 100872)
摘 要:研究俄国文论,在今天需要有我们自己的眼光,从中国文化的立场出发。而引进应该为建设中国
学术服务。20 世纪的俄国文论,创造性成果主要体现在重要学者和学派的专著上。善于同它们对话,是发
展我们学科的可靠途径之一。
关键词:文论;视角;对话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俄罗斯文学是耐读的,由这个文学咀嚼出来的理论,也便厚重,扎扎实实。这又得益于
西欧理论的实证的科学方法。关注文坛事变,品藻创作,指点得失,在俄国传统中属于文学
批评的责任。留给文学理论的,则是探究文学作为艺术的本质,它的内在结构与外在功能,
它的变化与发展。所以俄国的文论普遍带有鲜明的基础性,多归于所谓基础研究一类,较之
种种风光一时的文学热点话语,自然更值得我们注意。
然而,中俄文论的交流,在国际学术沟通日盛的大背景下,倒成了一个沉重的话题,一
个困难的话题:过去我们失去了自我,现在须要找回自我。几乎整个 20 世纪,这两个邻国
难解难分的特殊政治关系,左右着科学文化相互交往的性质和特点。从以俄为师的“一边倒”
到反对教条主义和修正主义,结盟与交恶的风云诡谲,使文化交流完全失去了自然的形态和
自由的环境。多少年来,引进俄国的东西,情势不容选择,我们只能随着俄国人专讲别杜车,
独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别的什么主义和学派,不是根本不让人知,就是涂抹了一层异端的
色彩,叫人躲避犹恐不及。就这样,两种文化的双向交流,萎缩成单向的灌输,科学的自由
讨论蜕化为对教条的虔诚膜拜。尤其致命的是,国内在更长时间里对民族文化传统普遍地表
现出鄙夷和漠视,殃及教育的结果,是如今传承乏人,与域外的文化对话遭遇了釜底抽薪的
厄运。在 80 年代带来的较为宽松的学术环境中,文论研究冲破了一言堂的专制,破除了对
苏俄正统思想的迷信,面向世界开展对话,一度却又陷入了另一极端,唯西方文论的马首是
瞻,俄国似乎已不足观。移植他人精神文化与人文学术,丧失自我。但世纪末的俄国迅速发
生巨变,在社会转型的震荡中,尽管经济低迷,思想的自由已经带来了学术的活跃,坚冰既
破,浪涛汹涌。于是人们重又关注起俄国文论的动向,然而内心免不了疑虑重重:它在 20
世纪可还有堪称自己的建树吗?
其实,找到值得交流互补的内容是不成问题的。最迫切的倒是调正心态,转变角色,成
为名实相符的文化主体,在交流中选择要自主,判断要独立,接受要对话。从照搬他人,丧
失自我,转到包容他人,发展自我,得靠自觉的艰辛的努力。首先是得立下明确的目标,坚
1
定不移——取他人文论为资源和触媒,用以发展民族的文学科学。看俄罗斯文论,也应放在
世界文论的交互作用中。它在 20 世纪本来就同西方文论相倚相生,或相反相成。我们也就
该一视同仁,无分厚薄。再者,中俄百年来的国运、体制、社会太多类同,从而精神文化与
人文学术面临不少共同的课题,与之对话会更有兴味也更感亲切。这样,引进俄国文论,就
成了我们研究文学的思想资源,以彼之长补我之短。但这还不够,尤为重要的,引进俄国文
论,要让它成为理论创新的触媒;在中俄两种文学传统的碰撞中,作为催化剂促生新的思想、
新的观念。甲乙融通产生丙,这丙非甲非乙,亦甲亦乙,已属独立的新质——创新思维的这
一机制,在文论史上得到无数实例的证明。所以触媒的作用,应成为我们追求的根本目标。
讨论了文论交流中我们应取的立场和追求的目标,可以据此看一看俄国文论能够给我们
提供些什么。
近年经过学者们的耙梳整合,20 世纪俄国的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