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图9-8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示意图 3.表面淬火后钢的组织与性能 表面加热淬火时,通常不一直冷到底,利用心部的余热使工件进行自回火,或者表面淬火后进行一次低温回火。 (1)表面淬火后的组织 由于表面淬火时的加热特点,工件截面温度分布不均匀,淬火后的组织分布,由表面至内层可分为三个区间。 (2)表面淬火后的力学性能特点 化学热处理是通过改变工件表层的化学组成和组织结构,来获得对其心部和表层不同性能要求的热处理方法。将工件置于含有欲渗元素的活性介质中,加热到预定的温度并保温一定的时间,使该元素渗入要求的深度,以改变表层的成分和组织。 § 5.8 钢的化学热处理 化学热处理的基本程序大致如下: (1)将工件加热到一定温度,有利于渗入元素活性原子被它吸收; (2)由化合物分解或离子转变得到渗入元素的活性原子; (3)活性原子被吸附,并溶入工件表面,形成固溶体并在活性原子浓度很高时还可形成化合物; (4)渗入原子在一定温度下,由表层向内扩散,形成一定的扩散层。 1.化学热处理的基本过程 (1)分解: (2)吸收: (3)扩散: 2.常见工业化学热处理 (1)渗C 钢种:低中碳钢 渗C温度:900-950 ?C 种类:气体、固体、液体渗碳法 原理: 扩散 组织: 渗碳层深度: (2)渗N (3)C,N共渗 (4)渗B 3. 作用机理 (1)固溶强化 (2)C,N,B化物的弥散强化 第六章 合金钢 § 6.1 概述 一 多钢种原因 碳钢:价廉、实用;力性取决于碳含量。 碳钢的性能不足: (1)淬透性低;水淬,D临 =15~20mm (2)强度、屈强比较低; 20钢与16Mn的σs:240、360MN/m2; 40钢与35CrNi3Mo的σs/σb:0.43、0.74 (3)回火稳定性差,综合机性不高; 碳素工具钢T使200℃,V切5m/min; (4)不能满足特殊性能要求---合金钢的产生 二、合金钢分类(按用途分类): (1)结构钢: 建筑及工程用钢、构件用钢:如钢架、桥梁、车辆等 机器制造用钢:各种零件、包括轴承、弹簧等 (2)工具钢: 刃具钢 模具钢 量具钢 (3)特殊钢: 不锈钢 耐热钢 耐磨钢 电工钢 三、合金钢的编号 (1) 合金结构钢 钢号表示:“数字1+元素+数字2” 数字1:两位数字表示平均含碳量的万分之几 元素:合金元素 数字2:表示合金元素含量的百分之几 ?对数字2: (a)合金元素含量小于1.5%,不标,如16Mn, C:0.12~0.20, Mn: 1.20~1.60. (b)合金元素在1.5~2.49,2.5~3.49…..相应标为2,3,….。如36Mn2Si:C:~0.36%, Mn1.5~1.8%, Si 0.4~0.7%. (c)有些合金元素含量很低,但对钢起到重要作用,所以要标出,如V, Ti, Nb, Al, B, 稀土,例20MnVB, V 0.07~0.12%, B 0.001~0.005%. (2)合金工具钢 (a)含碳量大于等于1.0%,不标含碳量,例CrMn钢,C: 1.3~1.5%; (b)含碳量小于1.0%,在钢号前以千分之几表示,例9Mn2V, C: 0.85~0.95%; (c)合金元素与合金结构钢标法相同。 (3)轴承钢 “滚铬+数字”或“GCr+数字”,碳含量不标。 铬含量为数字的千分之几 滚铬轴承钢:C,0.95~1.15%;Cr,0.40~1.65%。 例GCr15, Cr: 1.5%左右 (4)不锈钢、耐热钢 符号前面的数字为平均含碳量的千分之几,主要合金元素以百分之几。 例1Cr18Ni9, C?0.12% (0.1%左右),Cr=17-19%, Ni=8-11% 含碳量C?0.08%,用0表示,例0Cr18Ni9Ti, C ?0.08% 含碳量C?0.03%,用00表示,例00Cr18Ni10, C ?0.03% §6.2 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 一、钢中的合金元素 1.合金元素在钢中存在形式: ( 1)??可以溶入α,γ中形成固溶体; N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