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毛的作品看她的爱情.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三毛的作品看她的爱情

从三毛的作品看她的爱情从中学开始第一次接触到了三毛的作品——《撒哈拉的故事》,从此便喜欢上了她流畅的文笔,欣赏她敢爱敢恨的情怀,羡慕她灵魂的释放。因为热爱三毛,所以也热爱沙漠,向往着沙漠中的自由生活。随后又接触到了三毛的早期文集《雨季不再来》和后来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感受着她的情感轨迹和心理变化。从开始少女的情愫,到绚烂多彩的撒哈拉的幸福,再到丧夫后的悲痛,我也跟随着她经历了这一切。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陈懋平(mào)(后改名为陈平),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其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作品也在全球的华人社会广为流传,在大陆也有广大的读者,生平著作和译作十分丰富,共有二十四种。三毛说过:“我的写作生活,就是我的爱情生活;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爱情观。”①所以,可以说三毛是一位主情主义作家,她的创作与其爱情观、爱情生活存在着某种契合性。若依据三毛的感情历程,纵观她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1 —— 1974),是其爱情的雨季阶段;第二阶段(1974——1979),是其撒哈拉的辉煌爱情阶段;第三阶段(1979 —— 1991),是其感情的失落及平淡阶段。一、《雨季不再来》——三毛第一阶段作品三毛的父亲陈嗣庆是台湾著名律师。陈家不算富裕,但亦不能说贫穷。按说,三毛该有一个活泼、开朗的性格。但是,童年、少年时代的三毛过的是一种自我封闭式的生活,不喜交往,害怕见人,整日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这样的性格特征必然直接影响三毛早期创作的风格基调。三毛的早期作品皆收在《雨季不再来》中。作品表现的是一位少女的情愫:少女的优郁、少女的烦恼、少女的迷惘和苦闷。二十岁左右的三毛不可避免地陷入感情的汹涌波涛中。但“闭锁型”的生活方式只能使三毛沉缅于浪漫的幻想和超现实的憧憬之中,她深深跌入“少年维特式”的烦恼苦海。恰如三毛自己所说,《雨季不再来》里的那个少女“的确跌倒过,迷失过,苦痛过,一如每一个‘少年的维特’。”②“自闭型”性格特征直接决定了三毛作品的情感表达方式,她不可能用直露、强烈、富有激情的、火山爆发式的抒情方式,而只能采用一种含蓄、委婉、平平淡淡、沧海桑田式的表现手法。《雨季不再来》作品集中时常流露出“脆弱、忧郁、迷惘”的情绪,正是她这种“自闭型”性格特征的外在折射。1964年,三毛免试进入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做旁听生。不久,她就陷入情网,爱上了一个戏剧系的男孩,很快就进入“寻寻觅觅、凄凄惨惨”的苦恋。但是,三毛的苦恋实际上只是一种痛苦的“单相思”。后来,在三毛执着的追求下,那个男孩子和她确立了恋爱关系。但随着那个男孩的毕业,面对冷酷的现实,他们不得不中断恋爱关系。初恋的失败给刚刚走出“自我封闭型”生活方式的三毛一次刻骨铭心的打击。三毛的爱情生活结束了,情窦初开的感情闸门也随之关闭。三毛的作品是其生活的实录,为了逃避现实,为了不再触及自己的隐痛,她放弃了创作而去默默等待。然而,三毛等待了漫长的十年。悠悠十年中,她始终没有跳出感情的漩涡,没有拿起笔来记录下自己复杂的情感世界。《雨季不再来》中的作品是三毛的早期创作,很显然,作品还很不成熟。正如三毛自己所说的那样:“那些东西都很不成熟,都不应该发表……文字非常生涩,感情非常空灵。”③但《雨季不再来》是我一个生命的阶段,是我无可否认亦躲藏不了的过去。它好,它不好,都是造就成今日健康三毛的基石。”④因此正如对待所有的文学新人一样,我们对三毛早期创作不能过分的苛求。没有早期的创作尝试,也许三毛就不会登上生命顶峰的撒哈拉成熟阶段。二、《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第二阶段作品三毛初恋失败,感情受到了严重挫折,毅然飞往西班牙,开始了流浪的岁月。三毛在流浪生活中接触了不少男孩,但她那早已枯寂的灵魂却无法再次激起爱情的滔天巨浪。回到台湾后,三毛和一个台湾青年平平淡淡地恋爱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命运又一次捉弄了感情旧痕尚未完全愈合的三毛:未婚夫死在三毛怀中。三毛伤痕累累的心再次受到无情的摧残,她无法再在台北住下去。当三毛得知远在西班牙的荷西还在等待着她时,她又再起流浪的念头,如一只受伤的孤雁哀鸣着只身飞往西班牙,然后飞往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没想到荷西已先三毛一步,在撒哈拉找到一份工作正等着她的飞临。两颗早已相知的灵魂碰撞了,立刻迸射出耀眼的火花。爱情使“曾在雨季里走过的少女,终于挥别了踩在雨地里的年头,走进了沙漠。沙漠的阳光和风雨把她结结实实地变换成‘铜红色的一个外表不很精致,而面上已有风尘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